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92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以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所述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提供优良的循环寿命特性和高温储存稳定性,并防止在低温下电池的放电容量的降低。包括所述电解液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经过在初始充电循环中稳定的SEI膜的形成,提供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并防止在低温下放电容量降低和高温溶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2004年6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4-0046273号和2004年10月26日提交的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4-008569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为任何目的如完全阐述于本文中一样地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包括该电解液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所述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提供优良的循环寿命特性和高温储存稳定性,所述电解液还防止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容量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包括所述电解液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对便携式和无线电子仪器包括电话、摄像机和个人电脑的技术研究已经迅速发展。因此,日益需要重量轻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小的可充电电池以给这些仪器动力。具体地,含有非水电解液、并使用含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嵌入/脱嵌锂的碳质材料作为阳极活性物质以提供约4V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解液,其包含:锂盐;非水有机溶剂;第一添加剂,当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中的AM1(Austin模型)方法计算时,该第一添加剂的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级为0.3~0.5eV;及第二添 加剂,当通过AMl方法计算时,所述第二添加剂的LUMO能级为-0.2~0.3eV或0.5~1.0eV。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6-21 46273/04;KR 2004-10-26 85692/041.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解液,其包含:锂盐;非水有机溶剂;第一添加剂,当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中的AM1(Austin模型)方法计算时,该第一添加剂的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级为0.3~0.5eV;及第二添加剂,当通过AM1方法计算时,所述第二添加剂的LUMO能级为-0.2~0.3eV或0.5~1.0eV。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三甲基甲硅烷基磷酸酯和四氟硼酸锂。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液,其中,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所述第一添加剂的浓度为0.01~3.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的浓度为0.2~0.5%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碳酸亚乙烯酯和碳酸氟代乙酯。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解液,其中,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所述第二添加剂的浓度为0.01~10.0%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二添加剂的浓度为0.1~5.0%重量。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的重量比为0.1∶1~1∶1。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的重量比为0.2∶1~0.5∶1。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解液,其中所述非水有机溶剂选自:环状碳酸酯、非环状碳酸酯、脂族羧酸酯、非环醚、环醚、烷基磷酸酯及其氟化物、或包含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电解液,其中所述环状碳酸酯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丁酯和碳酸亚乙烯酯。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电解液,其中所述非环状碳酸酯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甲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乙丙酯、碳酸二丙酯和碳酸甲乙酯。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可充电锂电池的电解液,其中所述脂族羧酸酯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和丙酸乙酯。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可充电锂电池的电解液,其中所述非环醚为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γ-内酯、1,2-二甲氧基乙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真喜金镇诚金溶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