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隔震支座具有良好水平大变形能力和消耗能量的能力,在地震发生时,通过隔震支座良好的大变形作用进而消耗掉地震的大部分能量,减轻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损坏,以此达到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达到预期抗震设防目标。
[0003]但是在发生地震时,隔震支座受到竖向拉压力及横向剪力,在同一个位置同时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常规方法很难测量或解耦出两种变形或力。当使用压力传感器时,只能检测到竖向力,剪力测量比较困难,目前可见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支座的横向变形,但是其只能检测超过一定阈值的变形,且当横向变形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光纤光栅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目前的技术手段对隔震支座的受力监测存在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和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对隔震支座竖向和横向变形,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隔震支座未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接收竖向电容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竖向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竖向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竖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间的第一间隔距离;接收横向电容传感器输出的第一横向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横向电容数据确定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在隔震支座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竖向电容传感器的正对电容极板面积不变,接收竖向电容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竖向电容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竖向电容数据确定所述竖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间的第三间隔距离;接收横向电容传感器输出的第二横向电容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及所述第三间隔距离确定所述竖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间的第一竖向变形距离;根据所述第一竖向变形距离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化,并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竖向受力;根据所述第一竖向变形距离确定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第二竖向变形距离;根据所述第二竖向变形距离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变化,并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受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竖向变形距离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变化,并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受力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竖向变形距离及所述第二间隔距离确定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电容极板间的实际间隔距离;根据所述实际间隔距离及所述第二横向电容数据确定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实际正对电容极板面积;根据所述实际正对电容极板面积确定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变化正对电容极板面积;根据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变化正对电容极板面积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变化,并确定所述隔震支座的横向受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橡胶垫的厚度与所述竖向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橡胶垫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竖向变形距离与所述第二竖向变形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受力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及确定所述第二间隔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生,戴君武,柏文,蔡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