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卷绕以及制造该折叠式卷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卷绕以及制造该卷绕的方法,尤其指一种应用于电池领域中折叠式卷绕以及制造该折叠式卷绕的具体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二次锂电池飞速发展,聚合物、软包装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的扩大,其进入的市场领域也越来越多,其中手机、DVD、笔记本电脑等。请参考图1、2所示,一种卷针式卷绕,其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置于正负极片上正负导电极柱3、置于正负极片之间隔膜4以及包裹在上述卷绕外部软包装5;如采用传统的卷针卷绕方式,其电芯拐角6面积过大,容量发挥不稳定,且经过多次循环后,电芯拐角6处容易坏死,失去作用,导致循环性能差;另外,由于电芯里层极片层与层之间的膨胀为累计式膨胀,且电芯拐角处膨胀方向不一致,所以很容易导致电池鼓胀或变形,不耐高温,尤其是软包装5聚合物电池,其次,因传统卷针卷绕的电芯配上方形的外壳包装,其空隙率太大或不紧凑,容易残余有气体,导致电池鼓状、变形或其他性能下降。因此,传统的卷针卷绕方式不能满足上述市场领域要求,而容易导致对电池的容量稳定性不稳定,循环性能差,耐高温性能差。另一方面,如果采用传统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卷绕,其包括负极片、正极片、焊接在正负极片上的正负极耳导电柱、置于正负极片之间隔膜、置于上述正负极片以及隔膜间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覆好的正负极片及隔膜一起设置“S”字形层叠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卷绕,其包括负极片、正极片、焊接在正负极片上的正负极耳导电柱、置于正负极片之间隔膜、置于上述正负极片以及隔膜间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覆好的正负极片及隔膜一起设置“S”字形层叠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式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是由含有锂化合物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以及溶剂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上述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铝箔上并加热构成;所述负极片是由含有石墨碳质材料、导电剂、粘接剂以及溶剂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上述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加热构成;所述隔膜是一种能让上述电解液中电离子自由渗透的塑胶材料加工的绝缘隔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叠式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材料;所述粘接剂为聚偏氟乙烯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或丁苯胶乳(SBR)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丁苯胶乳(SBR)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叠式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S”字形层叠式可以为“Z”字形层叠式或“之”字形层叠式或“W”字形层叠式或“U”字形层叠式。5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卷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作正极片:将由含有锂化合物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以及溶剂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上述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铝箔上,并加热去除铝箔上多余的溶剂,再用辊压机压成一定厚度,裁成所需尺寸的长条形极片,将正极耳导电柱固定连接长条形极片上,即构成正极片;接着,制作负极片:由含有石墨碳质材料、导电剂、粘接剂以及溶剂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上述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加热去除铜箔上多余的溶剂;先裁剪成所需长度负极片,再按照铜箔在里层而活性物质在外层方式对负极片对折,再用辊压机压成一定厚度,并裁成与正极片匹配的长条形极片,将负极耳导电柱固定连接长条形极片上,即构成负极片;接着,将上述隔膜裁成与正负极片匹配的长条形薄膜片,即构成隔膜;接着,将上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百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邦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