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铜箔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电解铜箔的表面处理工艺,更特别地,是指一种厚度≤18μm高性能锂电池用集流体铜箔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仪器的小型化,就需要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放电电压平台高、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的制造过程为:将一定比例的正极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充分混合后得到用于附着在正极或者负极上的电极附载物,然后将所述的电极附载物均匀地涂敷在集流体铝箔(正极)或铜箔(负极)上,然后采用干燥、碾压、裁分工艺后得到电极极片。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未经处理的铜箔由于表面较光滑、粗糙度低,当制作电极极片时电极附载物容易脱落,同时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铜箔易腐蚀变色,因此必须对铜箔进行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锡、钨和铜的硫酸溶液中加入硫脲和氯离子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铜箔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所述表面处理方法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铜箔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粗化处理 将厚度≤18μm的铜箔放入粗化电解液中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其中, 粗化电解液是由浓度5~20g/l的铜离子,浓度50~200g/l的硫酸,浓度0.1~5g/l的亚锡离子和浓度0.001~0.5g/l的钨离子组成; 粗化电解条件:在温度为15℃~40℃,电流密度为0.1~0.6A/cm↑[2]的条件下进行5~15s阴极电解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1~5次; (B)覆盖处理 将经(A)处理后的铜箔放入覆盖电解液中进行覆盖处理;其中, 覆盖电解液是由浓度为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铜箔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粗化处理将厚度≤18μm的铜箔放入粗化电解液中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其中,粗化电解液是由浓度5~20g/l的铜离子,浓度50~200g/l的硫酸,浓度0.1~5g/l的亚锡离子和浓度0.001~0.5g/l的钨离子组成;粗化电解条件:在温度为15℃~40℃,电流密度为0.1~0.6A/cm2的条件下进行5~15s阴极电解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1~5次;(B)覆盖处理将经(A)处理后的铜箔放入覆盖电解液中进行覆盖处理;其中,覆盖电解液是由浓度为30~80g/l的铜离子,浓度为50~200g/l的硫酸,浓度为0.0001~0.1g/l的硫脲和浓度为0.01~1g/l的氯离子组成;覆盖电解条件:在温度为15℃~40℃,电流密度为0.01~0.3A/cm2的条件下进行30~150s电解后取出,并用去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天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