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30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进入到壳体内部的污水和药物进行反应后,其净化得到的水会通过出水部流出,通过设置引水管,其自身可以将出水部流出的净化得到的水引导至过滤组件中,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操作。经过过滤组件的进一步净化作用后,所得到的水将进入到导水管中,然后导水管进一步将水引导至净水出水口位置,从而实现净化操作。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过滤腔,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使得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在具备基本净水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对水的进一步净化操作。的进一步净化操作。的进一步净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生物、化学措施,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药剂用于调节pH、混凝、絮凝,然后进行过滤,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水自身的净化操作,通常会设置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通过设置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可以实现对水的净化操作。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从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中流出的水,其水体质量仍无法充分满足水质要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中流出的水,其水体质量仍无法充分满足水质要求的缺陷。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水部和出水部;中心反应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中心反应筒内部形成有絮凝反应区;水体加速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水部下游,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口朝向所述中心反应筒设置,所述水体加速装置包括:第一加速管,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下游,所述第一加速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径发生减小;污泥内回流管,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相连;污泥罩,设置在所述中心反应筒外侧,所述中心反应筒与所述污泥罩之间形成有絮体缺口,所述污泥罩与所述中心反应筒之间形成有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所述絮体缺口的下游,沿远离所述絮体缺口的方向,所述污泥区包括半熟化污泥集泥区,以及悬浮污泥滤沉区,所述污泥罩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区域与所述污泥内回流管相连通;套筒,设置在所述污泥罩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污泥罩与所述中心反应筒之间,所述套筒的顶部低于所述污泥罩的顶部,所述套筒的底部位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下游;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部,用以将所述过滤腔分割成净水区及污水区,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导水管穿过的过孔。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导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过孔上。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抽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污水区内部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上游。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过滤壳呈环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第一加速管的至少一部分呈锥
形设置。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水体加速装置还包括:
[0013]至少一个第二加速管,罩设在所述第一加速管的上方,所述第二加速管的至少一部分呈锥形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上升导管,所述上升导管与所述第二加速管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循环导流罩,所述循环导流罩罩设在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外围。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加速管的外侧壁上,通过所述絮体缺口流出的流体沿所述套筒爬升。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沿高度方向,所述污泥罩包括:第一倾斜段,与悬浮污泥滤沉区相对应,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熟化污泥收集区,所述第一倾斜段上设置有若干三相分离板;过渡段,与所述半熟化污泥集泥区相对应;第二倾斜段,设置在所述套筒外侧,并与所述过渡段相连接,通过所述絮体缺口流出的水体进入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套筒之间的区域中。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混合区,所述混合区设置在所述进水部与所述第一加速管之间,并与所述进水部相连通,所述混合区包括:泥水收集罐,与所述第一加速管相连,其上设置有出水口;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泥水收集罐的出水口的下游,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泥水收集罐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引流板,设置在所述泥水收集罐的外壁上,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通过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流出的流体适于进入所述第一加速管中。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污泥内回流管,污泥内回流管的入口端进入所述熟化污泥收集区中,另一端与所述泥水收集罐相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所述引流板的出口连通有导出管,所述导出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污泥内回流管延伸。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还包括:过滤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过滤壳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壳体上与所述过滤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净水出水口;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中;引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部相连通,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游;导水管,一端作用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下游,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水口相通。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水部和出水部;中心反应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中心反应筒内部形成有絮凝反应区;水体加速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水部下游,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口朝向所述中心反应筒设置,所述水体加速装置包括:第一加速管,设置在所述进水部的下游,所述第一加速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径发生减小;污泥内回流管,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相连;污泥罩,设置在所述中心反应筒外侧,所述中心反应筒与所述污泥罩之间形成有絮体缺口,所述污泥罩与所述中心反应筒之间形成有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所述絮体缺口的下游,沿远离所述絮体缺口的方向,所述污泥区包括半熟化污泥集泥区,以及悬浮污泥滤沉区,所述污泥罩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区域与所述污泥内回流管相连通;套筒,设置在所述污
泥罩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污泥罩与所述中心反应筒之间,所述套筒的顶部低于所述污泥罩的顶部,所述套筒的底部位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下游;
[0023]通过设置套筒和污泥罩,可以在套筒和污泥罩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该空间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放状设置,如图所示,通过絮体缺口流出的絮体将在套筒内部进行爬升,随着爬升动作的不断进行,污泥的熟化程度也将不断增加,由于套筒的顶部低于污泥罩的顶部,因此将存在一部分的半熟化污泥进入到污泥罩与套筒之间的空间中,这部分半熟化污泥位于水体加速装置的下游,然后在水体加速装置的带动下进一步回流至中心反应筒中,并重新进行反应。
[0024]同时,在污泥罩内部的絮体随着不断的上升,半熟化污泥将转变成熟化污泥,然后进一步进入到污泥罩与壳体之间的区域中,该区域属于熟化污泥收集区,该区域与污泥内回流管的进口相连,进入到熟化污泥收集区的污泥将进一步通过污泥内回流管回流至水体加速装置中,实现对污泥的加速,同时将污泥再次进行反应,从而有效地提高污泥自身的利用效率。
[0025]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5),其上设置有进水部(1)和出水部(2);中心反应筒(11),设置在所述壳体(35)内部,所述中心反应筒(11)内部形成有絮凝反应区;水体加速装置,位于所述壳体(35)内部并与所述进水部(1)下游,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口朝向所述中心反应筒(11)设置,所述水体加速装置包括:第一加速管(3),设置在所述进水部(1)的下游,所述第一加速管(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径发生减小;污泥内回流管(30),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相连;污泥罩(4),设置在所述中心反应筒(11)外侧,所述中心反应筒(11)与所述污泥罩(4)之间形成有絮体缺口(41),所述污泥罩(4)与所述中心反应筒(11)之间形成有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所述絮体缺口(41)的下游,沿远离所述絮体缺口(41)的方向,所述污泥区包括半熟化污泥集泥区(17),以及悬浮污泥滤沉区(19),所述污泥罩(4)与所述壳体(35)之间形成区域与所述污泥内回流管(30)相连通;套筒(12),设置在所述污泥罩(4)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污泥罩(4)与所述中心反应筒(11)之间,所述套筒(12)的顶部低于所述污泥罩(4)的顶部,所述套筒的底部位于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壳(40),设置在所述壳体(35)的内壁上,所述过滤壳与所述壳体(35)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壳体(35)上与所述过滤腔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净水出水口;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中,所述过滤组件中设置有过滤材料;引水管(60),一端与所述出水部(2)相连通,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上游;导水管(70),一端作用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下游,另一端与所述净水出水口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板(80),用以将所述过滤腔分割成净水区及污水区,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导水管穿过的过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7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过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水管(90),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35)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污水区内部并位于所述过滤组件上游。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8)呈环状设置在所述壳体(35)的内壁上。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崭华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