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821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包括温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
,具体涉及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池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温度,在某些地区,其白天和黑夜温差较大,因此环境因素对储能电池的工作温度影响巨大,当其超过工作温度进行工作时,常会发生短路,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当储能电池在超过工作温度进行工作时,我们需要对其运行电路进行控制,在储能系统中,为了保障储能电池舱中储能电池的电芯及配套电器设备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一般配置了空调、风扇等温控设备;
[0003]传统的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与放电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4]1、传统的储能电池舱内部温控装置通常只能给电池进行散热,当电池处于低温的情况下,传统的储能电池舱不能对电池进行升温,因此大大影响了电池的功率;
[0005]2、传统的储能电池舱内部温控装置一般配置了空调、风扇等温控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不符合绿色发展的主题;
[0006]3、传统的储能电池舱内部缺少电路控制装置,因此,当电池处于非工作温度工作时,易造成电池损毁;
[0007]因此,专利技术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通过利用热管与水蒸汽对电池进行降、升温,同时采取空穴型半导体与电子型半导体对电池与外用电元件进行保护,以解决电池“热工作”与“冷工作”以及电池处于非正常温度工作,易造成电池损坏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应用系统,包括温度检测

电池表面进行温控

电池工作

放电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0010]步骤一:温度检测,储能电池舱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反馈到电池舱内的集成芯片上,由集成芯片对电池舱内部电源发出电信号;
[0011]步骤二:电池表面进行温控,当电池舱内部的环境温度高于电池工作的温度时,即电池表面温度过高,此时,散热组件进行工作对电池进行散热,从而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0012]当电池舱内部的环境温度低于电池工作的温度时,即电池表面温度过低,此时,集成芯片受到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集成芯片对电池舱内部电源发出电信号,从而驱使升温组件进行工作,使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到电池的工作温度;
[0013]步骤三:电池工作,电池表面达到工作温度时,电池进行工作,对外部电器进行供
电;
[0014]步骤四:放电控制,当电池进行工作时,电池放出的电流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对电池的通、断电进行控制;
[0015]步骤二中所述散热组件对电池表面进行散热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0016]S1:由于电池表面与温度集成铜板下表面紧密接触,因此,电池表面将自身温度传递到温度集成铜板上,此时温度集成铜板将自身温度传递到热管上;
[0017]S2:热管将温度传递给内部的液体水,此时,热管内部的液体水受高温影响,将蒸发为水蒸气,蒸发后的水蒸气沿着热管向上运动,同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对温度集成铜板进行降温;
[0018]S3:水蒸气沿着热管向上运动,接触到两侧未与温度集成铜板接触的热管内壁时,由于上部热管内壁温度较低,因此,部分水蒸气将迅速液化,回流到热管底部,对热管底部的液体水进行补充;
[0019]S4:大部分的水蒸气运动到热管顶部,经过散热铝片与风扇的降温能够迅速液化,从而回流到热管底部,从而依次进行循环,达到对电池进行降温的目的;
[0020]步骤二中所述升温组件对电池表面进行升温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1]S1:接收到集成芯片发出电信号的电源进行工作,使通电线圈导电,从而促使通电线圈发出交变磁场,使位于交变磁场内部的金属筛板表面产生热量,从而给密封罐体内部的液体水进行加热,液体水达到沸点时会蒸发成水蒸气;
[0022]S2:带有一定热度的水蒸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到位于温度集成铜板内部的方形扁平管内,由于方形扁平管温度较低,带有一定热度的水蒸气将迅速液化,并且将温度传递到方形扁平管上,由方形扁平管对温度集成铜板进行升温,从而达到使电池升温的目的;
[0023]S3:电池不断升温,此时,由于密封罐体内部的液体水不断蒸发,其总质量不断降低,在伸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金属筛板与通电线圈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从而使金属筛板的受热量减少,水蒸气蒸发效率降低,防止出现过升温而导致电池损坏,减少了方形扁平管内液体水的积蓄;
[0024]S4:电池温度达到工作温度时,通电线圈断电,随着电池不断工作,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当其温度高于方形扁平管内液体水的沸点时,方形扁平管内液体水蒸发,通过进气管与出气管流向密封罐体,从而实现水循环;
[0025]步骤四中所述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对电池的通、断电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6]S1:当电池工作电池表面温度过高时,空穴型半导体其导电率降低,温度越高,其导电率越低,当高于电池工作的临界温度时,其导电率几乎为零,电路相当于断路,从而保护了电池和外部用电器;
[0027]S2:当电池工作电池表面温度过低时,电子型半导体其导电率降低,温度越低,其导电率越低,当低于电池工作的临界温度时,其导电率几乎为零,电路相当于断路,从而保护了电池和外部用电器。
[0028]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组热管、散热铝片、风扇,多组所述热管顶部与多组散热铝片固定连接,多组所述热管固定贯穿多组散热铝片,多组所述散热铝片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风扇位于支撑架内部。
[0029]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升温组件包括隔温盒,所述隔温盒底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隔温盒中部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隔温盒中部与通电线圈卡接,所述隔温盒上固定安装有三根呈圆周排布的限位滑柱,所述伸缩弹簧套接在限位滑柱上,三个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隔温盒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限位滑柱滑动连接,所述金属筛板位于安装框中部,所述安装框与金属筛板固定连接。
[0030]优选的,所述密封罐体位于金属筛板上端,所述金属筛板与密封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罐体顶部设有出气管头与进气管头,所述出气管头与进气管头均贯通密封罐体顶部,所述出气管头与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头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扁平管两端分别与出气管与进气管底部连通。
[0031]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与升温组件共同组成温控装置。
[0032]优选的,所述热管由外壁铜管与毛细壁组成,所述毛细壁外侧壁与外壁铜管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热管内部设置真空,所述热管一侧有螺旋设置,所述热管两端连通呈一个密闭空间。
[0033]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储能电池舱温控方法、储能放电控制方法,包括温度检测

电池表面进行温控

电池工作

放电控制,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温度检测,储能电池舱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反馈到电池舱内的集成芯片上,由集成芯片对电池舱内部电源发出电信号;步骤二:电池表面进行温控,当电池舱内部的环境温度高于电池工作的温度时,即电池表面温度过高,此时,散热组件(110)进行工作对电池进行散热,从而确保电池能够正常工作;当电池舱内部的环境温度低于电池工作的温度时,即电池表面温度过低,此时,集成芯片受到温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集成芯片对电池舱内部电源发出电信号,从而驱使升温组件(150)进行工作,使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到电池的工作温度;步骤三:电池工作,电池表面达到工作温度时,电池进行工作,对外部电器进行供电;步骤四:放电控制,当电池进行工作时,电池放出的电流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对电池的通、断电进行控制;步骤二中所述散热组件(110)对电池表面进行散热的具体操作步骤为:S1:由于电池表面与温度集成铜板(200)下表面紧密接触,因此,电池表面将自身温度传递到温度集成铜板(200)上,此时温度集成铜板(200)将自身温度传递到热管(111)上;S2:热管(111)将温度传递给内部的液体水,此时,热管(111)内部的液体水受高温影响,将蒸发为水蒸气,蒸发后的水蒸气沿着热管(111)向上运动,同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对温度集成铜板(200)进行降温;S3:水蒸气沿着热管(111)向上运动,接触到两侧未与温度集成铜板(200)接触的热管(111)内壁时,由于上部热管(111)内壁温度较低,因此,部分水蒸气将迅速液化,回流到热管(111)底部,对热管(111)底部的液体水进行补充;S4:大部分的水蒸气运动到热管(111)顶部,经过散热铝片(112)与风扇(114)的降温能够迅速液化,从而回流到热管(111)底部,从而依次进行循环,达到对电池进行降温的目的;步骤二中所述升温组件(150)对电池表面进行升温的具体操作步骤为:S1:接收到集成芯片发出电信号的电源进行工作,使通电线圈(153)导电,从而促使通电线圈(153)发出交变磁场,使位于交变磁场内部的金属筛板(157)表面产生热量,从而给密封罐体(160)内部的液体水进行加热,液体水达到沸点时会蒸发成水蒸气;S2:带有一定热度的水蒸气通过出气管(170)进入到位于温度集成铜板(200)内部的方形扁平管(171)内,由于方形扁平管(171)温度较低,带有一定热度的水蒸气将迅速液化,并且将温度传递到方形扁平管(171)上,由方形扁平管(171)对温度集成铜板(200)进行升温,从而达到使电池升温的目的;S3:电池不断升温,此时,由于密封罐体(160)内部的液体水不断蒸发,其总质量不断降低,在伸缩弹簧(155)弹力的作用下,金属筛板(157)与通电线圈(153)之间的间距不断增大,从而使金属筛板(157)的受热量减少,水蒸气蒸发效率降低,防止出现过升温而导致电池损坏,减少了方形扁平管(171)内液体水的积蓄;S4:电池温度达到工作温度时,通电线圈(153)断电,随着电池不断工作,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当其温度高于方形扁平管(171)内液体水的沸点时,方形扁平管(171)内液体水蒸发,通过进气管(172)与出气管(170)流向密封罐体(160),从而实现水循环;
步骤四中所述两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对电池的通、断电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步骤为:S1:当电池工作电池表面温度过高时,空穴型半导体(220)其导电率降低,温度越高,其导电率越低,当高于电池工作的临界温度时,其导电率几乎为零,电路相当于断路,从而保护了电池和外部用电器;S2:当电池工作电池表面温度过低时,电子型半导体(230)其导电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达游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千锂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