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18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电源保护模块、整流滤波模块、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钳位模块、稳压前置模块、检测开关模块、恒流稳压模块和稳压输出模块,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连接交流电源,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连接输入电源保护模块,输入电源保护模块连接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模块连接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连接钳位模块,钳位模块连接稳压前置模块,稳压前置模块连接恒流稳压模块,钳位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检测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恒流稳压模块连接稳压输出模块。对电源适配器进行合理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高工作效率和高工作频率、降低干扰噪声影响、减少能耗损耗和降低成本等。成本等。成本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
,具体涉及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使得消费电子产品日益增长,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设备、游戏机、打印机和立体声条形音箱等。这些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配有电源适配器,以便电能合理地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工作。随着这些消费电子产品逐渐向微型化和轻量化转变,就需要对电源适配器的尺寸做以减小,且对电源适配器的高效率和高工作频率转换的效果需求提升。然而,现有的电源适配器都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能转化效率低,适配器体积大,能耗消耗量较多,成本较高,干扰噪声影响较大等等,满足不了高效率和高工作频率转换的效果。
[0003]因此,就需要一款可以提高工作效果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的电能转化效率低、适配器体积大、能耗消耗量较多、成本较高、干扰噪声影响较大等问题。对电源适配器进行合理化设计,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电源保护模块、整流滤波模块、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钳位模块、稳压前置模块、检测开关模块、恒流稳压模块和稳压输出模块,可以有效地实现高工作效率和高工作频率、降低干扰噪声影响、减少能耗损耗和降低成本等;采用钳位模块,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压、电流控制,保证稳定的电压、电流,以及降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能耗损失;采用检测开关模块,可以有效地对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压、电流的监测,以便更好地调节处理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能,实现更好地适合高功率密度适配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电源保护模块、整流滤波模块、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钳位模块、稳压前置模块、检测开关模块、恒流稳压模块和稳压输出模块,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的输出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前置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压前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钳位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用于开启、关闭、检测和反馈所述钳位模块,所述恒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稳定电压。
[0007]优选地,该电源适配器通过输入保护模块,对输入的交流火线和零线电压进行保
护,避免过载或异常引起的电路损坏、器件损坏等;通过整流滤波模块将输入的交流电的高频杂波进行滤除,再进行整流,进行直流化输出;通过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对直流化的电压进行再次滤除低频杂波,将净化的直流电进行增强活性,将活化的直流电进行钳位操作,提高能量传输,降低干扰损耗等,最终输出稳定的供电电压。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包括输入电源保护电路,所述输入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1,所述电源火线L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零线N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桥式整流DB1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0010]优选地,选择合理的电容C1,进行输入的交流电中的高频杂波去除,通过桥式整流DB1,进行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0011]进一步地,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包括π型滤波增强输入电路,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2、电感L1、电容C2、电阻R20和电容C4,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共接地。
[0012]优选地,选用合理的电阻R2,对电路进行分压,以实现整流后的直流电合理地进入π型滤波增强输入电路中,采用电容C2、电感L1、电阻R20和电容C4的连接组合,采用电容C2和电感L1的并联,形成LC并联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在电容C2处进行储能,同时,电容C2也能将该直流电进行净化滤波,可以滤掉一部分直流电的杂波,电感L1可以通过该净化的直流电,增强所在支路直流电的活性,通过电磁能的相互配合,降低支路上的能耗,净化的直流电经过电感L1传输到电阻R20和电容C4,电阻R20与电容C4相互并联,可形成RC并联电路,电容C4可以进一步去除杂波,同时,通过与电阻R20的配合,将电能通过RC并联电路继续稳定传输,电容C2、电感L1、电阻R20和电容C4还构成π型滤波电路,对输入的直流电进一步滤波,通过电容C2和电容C4的接地,将杂波导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钳位模块包括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12、电容C13、电感L2、电感L3、变压器T1、二极管D5、二极管D6、NMOS管Q1、NMOS管Q2和NMOS管Q3,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电感L3的一端、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电容C6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和NMOS管Q2的漏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和所述NMOS管Q2的源极、电容C6的另一端共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前置模块
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NMOS管Q3的源极,所述NMOS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稳压前置模块的另一输入端,所述N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一使能端,所述N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二使能端,所述N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三使能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输入电源保护模块、整流滤波模块、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钳位模块、稳压前置模块、检测开关模块、恒流稳压模块和稳压输出模块,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的输出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前置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压前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钳位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用于开启、关闭、检测和反馈所述钳位模块,所述恒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稳定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包括输入电源保护电路,所述输入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1,所述电源火线L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零线N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桥式整流DB1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输入电源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DB1的第二输出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包括π型滤波增强输入电路,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2、电感L1、电容C2、电阻R20和电容C4,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钳位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共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位式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模块包括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12、电容C13、电感L2、电感L3、变压器T1、二极管D5、二极管D6、NMOS管Q1、NMOS管Q2和NMOS管Q3,所述π型滤波增强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电感L3的一端、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检测开关模块的使能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电容C6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和NMOS管Q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彤伍佼李俊需李年喜张志伟徐进远王其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