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03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包括柜体;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导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竖直排列在所述柜体内部,若干所述支撑板内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在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间距调节装置,能够根据安装设备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便于设备的安装,并且提高了柜体内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柜体内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柜体内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柜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电网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就可以称其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包括可以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以及通过调整发电、用电设备功率优化负荷平衡的智能技术系统。通过使用智能电网,电能不仅从集中式发电厂流向输电网、配电网直至用户,同时电网中还遍布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等;此外,高速、双向的通信系统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高级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体系保证了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优化运行。
[0003]和普通电网一样,智能电网也需要使用控制柜,控制柜内部设置多个支撑板,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等设备组装在控制柜的支撑板上,但是目前控制柜内部的多个支撑板之间的间隔固定,无法根据设备的体积而调整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设备体积过大时由于两个支撑板间隔固定而不便于安装,且存在浪费柜体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用以解决目前控制柜内部的多个支撑板之间的间隔固定,无法根据设备的体积而调整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设备体积过大时由于两个支撑板间隔固定而不便于安装,且存在浪费柜体空间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包括:
[0006]柜体;
>[0007]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导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8]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竖直排列在所述柜体内部,若干所述支撑板内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在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0009]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0012]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孔内设置轴承,所述轴承外壁与所述安装孔内壁固定连接;
[0013]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外壁与所述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上方,所述套筒内壁设置螺纹孔;
[0014]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螺杆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轴承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5]摇把,所述摇把设置在所述套筒外壁,所述摇把垂直于所述套筒
[0016]优选的,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柜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柜体底部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0018]优选的,所述柜体前端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一侧与所述柜体铰接连接,所述柜门上设置有观察窗与把手,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0019]优选的,所述柜体上端设置有报警灯。
[0020]优选的,所述柜体一侧壁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防尘网。
[0021]优选的,所述柜体一侧内壁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0022]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输出轴,所述电机远离输出轴一侧与所述柜体内壁固定连接;
[0023]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电机一端固定连接;
[0024]滑轨,所述滑轨竖直设置在所述柜体内壁,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朝向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散热扇;
[0025]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台侧壁铰接连接。
[002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包括柜体;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导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竖直排列在所述柜体内部,若干所述支撑板内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在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间距调节装置,能够根据安装设备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便于设备的安装,并且提高了柜体内空间的利用率。
[002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柜体左视图;
[0033]图4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散热装置示意图。
[0034]图中:1、柜体;2、导向杆;3、支撑板;4、第一通孔;5、安装孔;6、轴承;7、套筒;8、螺纹孔;9、螺杆;10、摇把;11、支撑柱;12、万向轮; 13、柜门;14、观察窗;15、把手;16、报警灯;17、通风口;18、防尘网; 19、电机;20、输出轴;21、第一连杆;22、滑轨;23、滑台;24、散热扇; 25、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实施例1:
[00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如图1

4所示,包括:
[0039]柜体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部,所述导向杆(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1)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若干支撑板(3),若干所述支撑板(3)竖直排列在所述柜体(1)内部,若干所述支撑板(3)内均设置有第一通孔(4),所述支撑板(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套在所述导向杆(2)外表面,并与所述导向杆(2)滑动连接;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2)对称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孔(5)内设置轴承(6),所述轴承(6)外壁与所述安装孔(5)内壁固定连接;套筒(7),所述套筒(7)一端外壁与所述轴承(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上方,所述套筒(7)内壁设置螺纹孔(8);螺杆(9),所述螺杆(9)设置在所述套筒(7)内,所述螺杆(9)螺纹与所述螺纹孔(8)相适配,所述螺杆(9)远离所述轴承(6)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3)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摇把(10),所述摇把(10)设置在所述套筒(7)外壁,所述摇把(10)垂直于所述套筒(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光王静王雨薇王冬郭玉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