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流动控制的高性能非线性对称仿生离心叶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流动控制的高性能非线性对称仿生离心叶轮。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叶轮因其制作工艺简单、增压比高、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稳定工作范围广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二维离心叶轮应用于惰性气体循环泵等装置时,内部工质不仅要求性质稳定,还要求有良好的换热能力,流动损失小等,并且要较为容易压缩膨胀。进行热功转换,闭式系统中一般使用氦气作为压缩工质,但是氦气较难压缩,因此使用惰性混合工质,而惰性混合工质,使得流动更容易发生分离,减小叶轮和泵装置的稳定工作范围,从而降低了叶轮的压缩工质能力。
[0003]现如今离心叶轮的气动效率普遍不高,高速旋转状态下,叶轮内部流动极易不稳定,流动分离等现象频繁发生,易引发喘振等非正常工况。优良的离心叶片的气动外形构造,是提升装置压缩气体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对气体的流动效率和平稳程度至关重要,且高速运行下的叶轮结构的强度及安全性有待检验。离心叶轮正朝着微型、轻量化和高速化发展,现阶段需要攻克的难题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流动控制的高性能非线性对称仿生离心叶轮,包括叶轮主体(2)、若干设置于所述叶轮主体(2)的轮毂上的仿生高性能叶片(5),所述叶轮主体(2)外侧设有有叶扩压器(3),所述叶轮主体(2)和所述有叶扩压器(3)外罩设有蜗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为仿海鸥翼型,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的顶部端面为吸力面,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的底部端面为压力面,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的内腔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提高内部的结构强度,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的两端分别为叶片前缘(7)和叶片尾缘(14);所述吸力面上设有抑制回流襟翼(11),所述抑制回流襟翼(11)沿所述吸力面上下偏转;所述压力面上靠近所述叶片尾缘(14)的一端设有格尼襟翼组件,所述格尼襟翼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格尼襟翼(12)和第二格尼襟翼(13),所述第一格尼襟翼(12)和所述第二格尼襟翼(13)用于抑制附面层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流动控制的高性能非线性对称仿生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高性能叶片(5)包括叶片外壳(8),所述叶片外壳(8)为所述仿海鸥翼型,所述叶片外壳(8)的顶部端面为所述吸力面,所述叶片外壳(8)的底部端面为所述压力面,所述叶片外壳(8)的内部中空,所述叶片外壳(8)的内腔设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叶片前缘(7)和所述叶片尾缘(14)分别设于所述叶片外壳(8)的两端;所述抑制回流襟翼(11)设置在所述叶片外壳(8)的所述吸力面上,并且所述抑制回流襟翼(11)沿所述叶片外壳(8)的所述吸力面上下偏转;所述第一格尼襟翼(12)和所述第二格尼襟翼(13)固接在所述压力面上靠近所述叶片尾缘(14)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流动控制的高性能非线性对称仿生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尼襟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田康琪,王坤,董宝田,乐韵,郑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