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7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长方体形的外壳体部件,其具有多个容纳部分,每个所述容纳部分容纳多个电极板组中的每个,以及盖部件,其闭合外壳体部件的插口,通过所述插口将每个电极板组插入每个容纳部分中。所述外壳体部件通过注塑由树脂整体制成。在相互垂直的宽度、高度和深度方向中尺寸最小的深度方向(最小尺寸方向)上,将电池外壳分成盖部件和外壳体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提出各种二次电池用作便携式装置或设备的电源、或者电动车或混合电动车(例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2001-176487和2003-282043)的电源。在上述公开中描述的每种二次电池包括整体电池外壳(外壳体),其包括多个长方体电池槽和盖部件。每个电池槽具有宽度较窄的短侧表面和宽度较宽的长侧表面。电池槽在各自的短侧表面整体地彼此连接。盖部件整体闭合每个电池槽的上部开口。在每个电池槽中,容纳一个电极板组,其包括多个平行于长侧表面层叠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从而构成电池。另外,将电池的在电池槽之间的连接的方向上相邻的端部串联。从而,制造组装型二次电池。在上述公开中公开的每种二次电池被形成为,使得深度(高度)是其高度、宽度和长度中最大的尺寸。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中通过注塑由树脂整体模制包括上述整体串联的电池槽的整体电池外壳,这样的电池外壳难于制造,因为每个电池槽的大深度导致了高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电池外壳(外壳体或者壳部件)的便宜的二次电池,所述外壳可以通过注塑便宜地由树脂制造。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多个电极板组,每个所述组具有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隔离器;以及电池外壳,其包括:长方体形的外壳体部件,其具有多个容纳部分,在所述容纳部分中分别容纳有所述多个电极板组;以及盖部件,其闭合所述外壳体部件的插口,通过所述插口所述电极板组被分别插入所述容纳部分中;其中,所述外壳体部件通过注塑由树脂整体制成,以及在所述电池外壳的相互垂直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中尺寸最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所述电池外壳被分成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体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5 016566/2005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多个电极板组,每个所述组具有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隔离器;以及电池外壳,其包括:长方体形的外壳体部件,其具有多个容纳部分,在所述容纳部分中分别容纳有所述多个电极板组;以及盖部件,其闭合所述外壳体部件的插口,通过所述插口所述电极板组被分别插入所述容纳部分中;其中,所述外壳体部件通过注塑由树脂整体制成,以及在所述电池外壳的相互垂直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中尺寸最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所述电池外壳被分成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体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盖部件包括金属板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板。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盖部件包括树脂板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由金属箔制成、并被层叠在所述树脂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4.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多个电极板组,每个所述组具有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隔离器;以及电池外壳,其包括:长方体形的外壳体部件,其具有多个容纳部分,在所述容纳部分中分别容纳有所述多个电极板组;以及盖部件,其闭合所述外壳体部件的插口,通过所述插口所述电极板组被分别插入所述容纳部分中;其中,所述外壳体部件包括:壳部件,其包括矩形框架和一个或多个分隔壁,所述壁将所述框架分-->隔成所述多个容纳部分,所述壳部件通过注塑由树脂整体制成;以及在所述电池外壳的相互垂直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中尺寸最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所述电池外壳被分成所述盖部件和所述外壳体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盖部件包括金属板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板。6.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盖部件包括树脂板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由金属箔制成、并被层叠在所述树脂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闭合部件包括金属板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板。8.根据权利要求5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闭合部件包括金属板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板。9.根据权利要求6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闭合部件包括金属板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由树脂制成并覆盖所述金属板。10.根据权利要求4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闭合部件包括树脂板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由金属箔制成、并被层叠在所述树脂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5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闭合部件包括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形义明浜田真治江藤丰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