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一侧通过固定件(20)固定于移动船体上,还包括电机(3)、纵向转轴(2)、伸缩喷药杆(9)、曲柄连杆结构、药物掺混机构、药液扩散机构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电机动力源能够同时联动实现药物的初步掺混以及随后的进一步在水体的不同深度层面上的高效撒播、溶解,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同时掺混壳体所连接的进气管,在初步掺混的药液向水体中输送时在掺混壳体内形成的负压的作用下来抽吸外界空气,从而使得空气随掺混药液也被输送到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饲养条件下,鳙鱼和鲢鱼饲养的时候,会进行一定的比例混合养殖,以增加养殖效益。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危害到养殖品种的健康,也影响养殖品种的产品质量。养殖中需定期遍洒生石灰、过氧化钙等药剂作为环境保护剂,不仅可降解水中悬浮物,而且可调节水体pH值,提高肥效,促进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人工向养殖池塘水面遍撒的方式来给水中添加消毒剂和微生态制剂等调水产品,不但耗费人力、效率低而且所撒播的调水制剂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扩散到水面以下的整个水体中,难以有效和及时对养鱼水体进行调水、改善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并从水体内部立体化的对养鱼水体进行调水制剂的添加,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有效改善水质,增加水体溶氧,也提高调水制剂等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鲢鳙鱼养殖用水质改良循环设备,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一侧通过固定件(20)固定于移动船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3),固定于所述架体(1)的上端;纵向转轴(2),上端与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且纵向转轴(2)的下半段为中空的筒体结构;伸缩喷药杆(9),上端套接在纵向转轴(2)下端的筒体结构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下端设有喷头(12);曲柄连杆结构,下端与伸缩喷药杆(9)下端的侧壁转动连接,上端与横向转轴(31)固定连接,横向转轴(31)转动带动曲柄连杆结构运动,从而带动所述伸缩喷药杆(9)做上下伸缩运动;所述横向转轴(31)设于所述架体(1)上,且与第一锥齿轮(5)轴连接,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4)相啮合,第二锥齿轮(4)固定套接于所述纵向转轴(2)的上端;药物掺混机构,包括掺混壳体(21),掺混壳体(21)固定于所述架体(1)上,所述纵向转轴(2)从上至下贯穿所述掺混壳体(21),并从其中部穿过,且位于掺混壳体(21)内部的纵向转轴(2)中部设有第一叶片(28),掺混壳体(21)上端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19),掺混壳体(21)内位于第一叶片(28)下方的纵向转轴(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水孔(25),所述第二进水孔(25)与纵向转轴(2)的下半段的所述筒体结构内部相连通;所述掺混壳体(21)通过药物输送管(30)与加药装置(24)相连接;药液扩散机构,包括横向杆(32),横向杆(32)的一端与伸缩喷药杆(9)下端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11),齿轮(11)与沿纵向固定于架体(1)上的齿条(8)相啮合,齿轮(11)上固定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刚吴斌徐金根付辉云田飞焱丁立云饶毅徐先栋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