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73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较低、极群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复杂的问题。该蓄电池包括正极绝缘框、正极铅丝、负极绝缘框和负极铅丝,正极铅丝的形状为连续的蛇形线,正极铅丝的横向段横向贯穿正极绝缘框,正极铅丝的弯折段位于正极绝缘框侧面;负极铅丝的形状为连续的蛇形线,负极铅丝的横向段横向贯穿负极绝缘框,负极铅丝的弯折段位于负极绝缘框侧面;正极板栅组和负极板栅组对插。该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可用于为用电设备供电。用电设备供电。用电设备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电压较高、温度适应性强、安全可靠、可回收等很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起动、启停、储能供电、动力驱动、备用电源及电力的消峰填谷等各个领域。
[0003]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的极群通常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负极板、隔板和正极板,多个负极板独立设置并通过汇流排电连接,多个正极板独立设置并通过汇流排电连接,导致极群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复杂。
[0004]此外,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较低,作为动力型的电动助力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约为40Wh/Kg,而锂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则可达到200Wh/Kg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较低、极群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br/>[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电连接的极群;所述极群包括正极板栅组和负极板栅组;所述正极板栅组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正极绝缘框以及多条正极铅丝,所述正极铅丝的形状为连续的蛇形线,所述正极铅丝的横向段横向贯穿正极绝缘框,所述正极铅丝的弯折段位于正极绝缘框侧面;所述负极板栅组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负极绝缘框以及多条负极铅丝,所述负极铅丝的形状为连续的蛇形线,所述负极铅丝的横向段横向贯穿负极绝缘框,所述负极铅丝的弯折段位于负极绝缘框侧面;所述正极板栅组和负极板栅组对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栅组和负极板栅组对插后的形状为立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正极绝缘框两个为一组,每组内两个正极绝缘框的间隙为第一正极间隙,相邻两组正极绝缘框的间隙为第二正极间隙,所述第一正极间隙小于第二正极间隙;多个负极绝缘框分为位于两端的端部负极绝缘框以及位于两个端部负极绝缘框之间的中间负极绝缘框,多个中间负极绝缘框两个为一组,每组内两个中间负极绝缘框的间隙为第一负极间隙,所述端部负极绝缘框与相邻的中间负极绝缘框的间隙以及相邻两组中间负极绝缘框的间隙为第二负极间隙,所述第一负极间隙小于第二负极间隙;每组正极绝缘框插入位置对应的第二负极间隙中,每组中间负极绝缘框插入位置对应的第二正极间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铅丝的数量比负极铅丝的数量多奇数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正极绝缘框侧面设有正极保护板,所述正极铅丝位于正极保护板的内侧;相邻两个负极绝缘框侧面设有负极保护板,所述负极铅丝位于负极保护板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栅组还包括多条纵向贯穿正极绝缘框的正极绝缘线;所述负极板栅组还包括多条纵向贯穿负极绝缘框的负极绝缘线。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还包括用于对正极板栅组和负极板栅组绝缘的隔板,所述隔板的截面形状为连续的蛇形线。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元军钱梦飞钱顺荣刘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