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0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属于生产车间信息采集装置的技术领域。目前的车间监测方式多数为固定式摄像头进行监测,这种监测方式监测范围不足,且监测角度固定,不能灵活变动,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此提出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其包括监测车车身、遥控升降平台、报警器和控制装置,整体监测车的运动由车身底部的驱动电机来驱动,车身底部的万向轮负责变换监测车行进方向,升降平台上端的摄像头用来监测车间内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遥控升降平台来调节监测的高度,以此来达到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方便,能够全天候、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监测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属于生产车间信息采集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促使实现工业设备监测与其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车间设备的监测方面,当前大多数企业仍是实用车间内安装摄像头来监控车间内的各种信息,但是由于摄像头在拍摄时存在视野盲区,且摄像头一经安装便不在更换位置,对于监测车间全貌有一定作用,但是在车间监测的细节方面却稍有逊色。监测能力略微不足。
[0003]尤其是在预防车间安全方面,尤为需要进行车间内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如果只是使用摄像头进行全局监测,监测效果会略微不足,并且为了车间安全,在很多的生产车间中,必须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车间进行检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这种传统的检查方式对车间的生产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可全方位监测的车间智能监测车,以此来弥补摄像头监测车间存在的监测方位不足、角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减少人力物力,也能对车间内的情况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监测的智能监测车,可将监测范围扩大至整个厂区内的所有车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由于传统的固定式摄像头监测而引起的监测方位不足,细节不足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包括监测车车身1,监测车车身1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轮2、后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固定轮2与驱动电机3连接,监测车车身1上端固定安装有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和无线通讯装置10,若干个红外避障装置6间隔分布在监测车车身1左右两侧边缘位置,监测车车身1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9,监测车车身1前端固定安装遥控升降平台,遥控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摄像头18,摄像头18、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遥控升降平台、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装置9连接,控制装置9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0与控制中心连接。
[0006]具体地,所述遥控升降平台包括动力装置与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2、丝杠13、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步进电机12的转轴与丝杠13固定连接,左滑块19、右滑块20分别与丝杠13的两端螺纹连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1、滑道14、定位滑块15、连杆16、固定销17,两滑道14分别位于丝杠13的两侧,每条滑道14的两端均安装有定位滑块15,升降平台11下部与连杆16上部通过固定销17形成铰链连接,左侧的两连杆16之间通过穿过左滑块19及其两侧定位滑块15的左侧的固定销17连接,右侧的两连杆16之间通过穿过右滑块20及其两侧定位滑块15的右侧的固定销17连接,步进电机12与控制装置9连接。
[0007]具体地,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与固定轮2转轴固定连接。
[0008]具体地,所述左滑块19、右滑块20分别与丝杠13的两端螺纹连接。
[0009]具体地,所述定位滑块15下端为嵌入滑道14的楔形,上端设有供固定销17穿过的
通孔。
[0010]具体地,所述红外避障装置6为红外传感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采用遥控升降平台,可以根据车间各个设备的情况遥控调节监视器的视角范围,更加全方位巡检车间设备。
[0013](2)本技术采用无线通讯装置,将车间监测的实时画面反馈至控制中心。
[0014](3)本技术采用报警器,在车辆运行时会发出绿色的灯光,以此来提示监测车正常运行。
[0015](4)本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方便,能够全天候、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监测工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的车身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的自助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的自助升降平台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的自助升降平台中定位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监测车车身;2、固定轮;3、驱动电机;4、螺栓;5、万向轮;6、红外避障装置;7、报警器;8、显示器;9、控制装置;10、无线通讯装置;11、升降平台;12、步进电机;13、丝杠;14、滑道;15定位滑块;16、连杆;17、固定销;18、摄像头;19、左滑块;20、右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加清楚和详细让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仅仅只是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1:如图1

5所示,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包括监测车车身1,监测车车身1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轮2、后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固定轮2与驱动电机3连接,监测车车身1上端固定安装有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和无线通讯装置10,若干个红外避障装置6间隔分布在监测车车身1左右两侧边缘位置,监测车车身1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9,监测车车身1前端固定安装遥控升降平台,遥控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摄像头18,摄像头18、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遥控升降平台、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装置9连接,控制装置9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0与控制中心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遥控升降平台包括动力装置与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2、丝杠13、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步进电机12的转轴与丝杠13固定连接,左滑块19、右滑块20分别与丝杠13的两端螺纹连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1、滑道14、定位滑块15、连杆16、固定销17,两滑道14分别位于丝杠13的两侧,每条滑道14的两端均安装有定位滑块15,升降平台11下部与连杆16上部通过固定销17形成铰链连接,左侧的两连杆16之间通过穿过左滑块19及其两侧定位滑块15的左侧的固定销17连接,右侧的两连杆16之间通过穿过右滑
块20及其两侧定位滑块15的右侧的固定销17连接,步进电机12与控制装置9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与固定轮2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可实现固定轮各方向的转动。
[0026]进一步地,所述左滑块19、右滑块20分别与丝杠13的两端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滑块15下端为嵌入滑道14的楔形,上端设有供固定销17穿过的通孔,可以很好的实现连杆16的伸缩。
[0028]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避障装置6为红外传感器,性能稳定。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控制中心发送移动指令给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控制驱动电机3工作,驱动电机3带动固定轮2在车间内进行移动,在万向轮5的作用下可实现各个方向的移动,通过不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车车身(1),监测车车身(1)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轮(2)、后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固定轮(2)与驱动电机(3)连接,监测车车身(1)上端固定安装有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和无线通讯装置(10),若干个红外避障装置(6)间隔分布在监测车车身(1)左右两侧边缘位置,监测车车身(1)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9),监测车车身(1)前端固定安装遥控升降平台,遥控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摄像头(18),摄像头(18)、红外避障装置(6)、报警器(7)、显示器(8)、遥控升降平台、驱动电机(3)均与控制装置(9)连接,控制装置(9)通过无线通讯装置(10)与控制中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智能监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升降平台包括动力装置与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2)、丝杠(13)、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步进电机(12)的转轴与丝杠(13)固定连接,左滑块(19)、右滑块(20)分别与丝杠(13)的两端螺纹连接,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旺阴艳超冯嘉胜梁珉清施成娟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