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及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56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及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稳压滤波单元、第一脉冲发生单元、第二脉冲发生单元和宽频带脉冲源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单元和第二脉冲发生单元发出的脉冲方向相反,输入至宽频带脉冲源输出单元后相互抵消发出宽频带脉冲,所述宽频带脉冲传输至变压器绕组用于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情况;装置包括宽频带脉冲发生模块、测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计算输出模块;将脉冲宽度降低至100ns以下,扩宽频带范围能够覆盖变压器绕组变形所产生响应信号的频带范围,防止出现错检漏检,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及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故障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及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在变压器绕组内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在与漏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很大的电动力,虽然这种暂态持续时间很短,但是变压器还是会遭到损坏,其绕组很可能发生变形。变压器绕组发生变形后,有的会立即发生损坏事故,但更多的是仍能继续运行,但会留下一定隐患。变压器承受短路电流冲击后,检查绕组变形和垫块松动的惯用办法是吊罩检查,但受变压器绕组布置方式的限制,一般只能看到高压绕组情况,而位于高压绕组内部的中、低压绕组的变形情况无法目测确定。从变压器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变压器承受短路冲击后,运行单位一般都用常规电气试验项目和绝缘油分析来检查变压器的绝缘状况。检查结果表明,有的变压器电气试验和绝缘油分析均在预防性试验规程所规定的范围内,但吊罩检查却发现绕组已明显变形或绝缘垫块严重松动。由此说明常规电气、油化试验项目不能有效地发现变压器绕组变形性缺陷。变压器绕组变形性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稳压滤波单元(2)、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和宽频带脉冲源输出单元(6),电源模块(1)与稳压滤波单元(2)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与稳压滤波单元(2)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与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连接,所述宽频带脉冲源输出单元(6)分别与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和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和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发出的脉冲方向相反,输入至宽频带脉冲源输出单元(6)后相互抵消发出宽频带脉冲,所述宽频带脉冲传输至变压器绕组用于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和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之间的导通延时小于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和/或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发出的脉冲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宽频带脉冲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包括直流电源(DC);所述稳压滤波单元(2)包括第一电容(Cm),所述第一电容(Cm)并联于直流电源(DC)两端;所述第一脉冲发生单元(4)包括第一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一同轴线(T1),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S2)的漏极与第一电容(Cm)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S2)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m)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T1)中筒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m)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T1)内筒与第一半导体开关(S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T1)内筒与地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单元(5)包括第二半导体开关(S1)和第二同轴线(T2),所述第一同轴线(T1)中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同轴线(T2)中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T2)中筒的另一端与第二半导体开关(S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S1)的源极与第二同轴线(T2)的内筒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T2)内筒与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骁枭王谦李永福董守龙龙英凯姚成果肖前波蒋西平李思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