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
,涉及一种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针对具有抗血栓作用药物的逆转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以急性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这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由血小板活化引起的血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抗血栓药物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普遍的选择。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等。其中,除了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外,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包括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断剂如氯吡格雷(Clopidogrel),普拉格雷(Prasugrel),坎格瑞洛(Cangrelor)和替格瑞洛(Ticagrelor)等;以及糖蛋白GP IIb/IIIa受体阻断剂如阿西单抗(Abciximab),依替巴肽(Eptifibatide)和替罗非班(Tirofiban)等。这两类药物通过与血小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包括惰性内核和包覆于惰性内核外部的仿生细胞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还包括抗出血药物,所述抗出血药物分布于惰性内核内部、惰性内核与仿生细胞膜之间的界面或仿生细胞膜表面;优选地,所述抗出血药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或中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抗出血药物包括蛇毒类血栓酶、酚磺乙胺、垂体后叶素、卡巴克洛、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抑素、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氨甲苯酸、抑肽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血栓酶、维生素K1、硫酸鱼精蛋白、去氨加压素、艾曲泊帕乙醇胺、海曲波帕乙醇胺、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重楼、茜草、白茅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内核的成分包括氟碳化合物、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聚醚酰亚胺
‑
聚乳酸共聚物、聚醚酰亚胺
‑
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
‑
聚乳酸共聚物、聚乙二醇
‑
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金属
‑
有机框架材料、聚己内酯、聚酰胺
‑
胺、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炔、多肽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钨纳米颗粒、锰纳米颗粒、铂纳米颗粒、量子点、氧化铝纳米颗粒、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脂质纳米颗粒、DNA/RNA纳米结构、纳米水凝胶、稀土氟化物纳米晶体或NaYF4纳米颗粒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氟碳化合物包括全氟三丁胺、全氟溴辛烷、全氟三戊胺、全氟三丙胺、全氟萘烷、全氟庚酸、全氟庚烷、全氟辛酸、全氟月桂酸、2
‑
(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丁基碘或全氟癸基碘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惰性内核的成分为全氟三丁胺和/或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4.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仿生细胞膜
‑
内核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细胞膜从生物体中分离纯化得到或通过体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仿生细胞膜的来源包括动物细胞膜,所述动物细胞膜包括血小板膜、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膜、红细胞膜、白细胞膜、巨噬细胞膜、中性粒细胞膜、心肌细胞膜、肝细胞膜、脾细胞膜、肺泡细胞膜、肾细胞膜、神经细胞膜、皮肤细胞膜或肠道细胞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仿生细胞膜的来源包括肿瘤细胞膜,所述肿瘤细胞膜包括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胃癌细胞、肾癌细胞、胰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淋巴瘤细胞、骨肉瘤细胞、胶质瘤细胞、前列腺癌细胞或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仿生细胞膜的来源包括细胞器膜,所述细胞器膜包括细胞质膜、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外泌体膜、溶酶体膜或高尔基体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仿生细胞膜的来源包括人造膜,所述人造膜包括脂质体膜、半透膜或高分子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仿生细胞膜包括来源于特定表面蛋白表达的真核细胞或细菌的质膜,所述特定表面蛋白包括血小板表面表达的关键膜蛋白。
5.如权利要求1
‑
技术研发人员:聂广军,张银龙,徐俊超,王春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