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45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计算机领域或金融领域,在利用预设定长编码方法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数据之后,通过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对出现频次较高的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短编码,尤其是针对大规模数据传输且数据中重复数据较多的情况,实现对传输数据的有效压缩,并通过在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小于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将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一同发送到接收端,保证发送到接收端的数据为传输量相对较小的数据,减少数据传输对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或系统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并且随着对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极大的消耗了网络带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减少数据传输对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0006]利用预设定长编码方法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数据;
[0007]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
[0008]判断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0009]在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设定长编码方法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数据;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判断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在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一同发送到接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不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编码数据发送到接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不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判断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在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将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一同发送到接收端;在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不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的情况下,重复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进行编码,直到重新编码后的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的数据总量小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的数据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定长编码方法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数据,包括:利用ASCII编码方法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十进制编码值;将所述十进制编码值转换成无符号二进制字节的所述第一编码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不定长编码方法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包括:利用霍夫曼编码方法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以及相应的编码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承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