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测试
,特别是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温度、光照等外界环境条件及行车荷载的长期影响下,沥青路面易出现松散、坑槽、车辙、裂缝等早起病害,对行车的安全及舒适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受损路面进行修补,碎石封层由于其较强的层间粘结力、良好的防水、抗滑性能,以及较好的抗裂性等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但是,碎石封层技术中沥青用量的控制仍然是一个难题。在碎石用量确定的情况下,沥青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正常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在沥青用量过多时,一方面会增加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会引起路面泛油病害,降低行车安全,所以现亟需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桌(1)、L型座(2)、注料组件(3)、测试组件(4)、冷却组件(5)和两个上料组件(6),所述L型座(2)和冷却组件(5)分别设置在测试桌(1)顶部的两端,两个所述上料组件(6)呈对称设置在L型座(2)的顶部,所述注料组件(3)滑动设置在测试桌(1)上,且注料组件(3)位于L型座(2)与冷却组件(5)之间,所述测试组件(4)设有两部分,一部分测试组件(4)滑动设置在L型座(2)的顶部,且另一部分测试组件(4)设置在测试桌(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料组件(6)均包括上料筒(61)、上料管(62)、进料框(63)、阀门(64)、搅拌电机(65)、搅拌轴(66)、固定套(67)和多个搅拌叶(68),所述上料筒(61)设置在L型座(2)的顶部,所述上料管(62)设置在上料筒(61)的底部,且上料管(62)与上料筒(6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上料管(62)的底部贯穿L型座(2)并向下延伸,所述固定套(67)套设在上料管(62)的外壁上,且固定套(67)的侧壁与L型座(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门(64)设置在上料管(62)内,所述进料框(63)设置在上料筒(61)的顶部,且进料框(63)与上料筒(6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电机(65)设置在上料筒(61)的顶部,且搅拌电机(65)的输出端贯穿上料筒(61)并向内延伸,所述搅拌轴(66)呈竖直设置在搅拌电机(65)的输出端上,多个所述搅拌叶(68)呈等间距设置在搅拌轴(66)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碎石封层用预裹覆集料的最大沥青用量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组件(3)包括注料框(31)、注料箱(32)、旋转电机(33)、螺纹杆(34)和两个封闭块(35),所述注料框(31)滑动设置在测试桌(1)的顶部,且注料框(31)位于两个上料管(62)的下方,所述注料箱(32)插装在注料框(31)内,且注料箱(32)的侧壁上安装有把手(36),所述螺纹杆(34)转动设置在测试桌(1)上,且注料框(31)的底部套设在螺纹杆(34)上,所述旋转电机(33)安装在测试桌(1)的侧壁上,且旋转电机(33)的输出端贯穿测试桌(1)与螺纹杆(34)固定连接,所述注料框(31)的顶部开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开口(37),且两个上料管(62)分别插装在两个开口(37)内,两个所述封闭块(35)呈间隔滑动设置在注料框(31)的内顶壁上,且两个封闭块(35)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上料管(62)的外壁相抵触,每个所述封闭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长洪,张丽敏,龚演,杨毅,马小龙,周震宇,王锋,罗恺彦,严二虎,李东钊,程岗,刘军海,刘玉红,武强,潘树,姜博,夏惠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