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14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包括密封塞、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和第五接插件,密封塞上穿设有两排电线,两排电线与密封塞通过在注塑密封塞时将两排电线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而注塑结合为一体,两排电线包括A电线、B电线、C电线、D电线、E电线、F电线和G电线,两排电线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接插件,A电线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插件,B电线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插件,C电线另一端经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D电线、E电线和F电线分别电连接至第四接插件,G电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电线与密封塞间的密封性与连接强度,提升线束的实用性。提升线束的实用性。提升线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线束密封塞与电线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先注塑具有穿线孔的密封塞,再使电线穿过密封塞穿线孔,电线与密封塞间留有缝隙,电线与密封塞间易发生相对移动,密封性达不到理想效果,减弱了密封塞的密封作用,也容易使电线磨损老化,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改善了电线与密封塞间的密封性与连接强度,提升线束的实用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包括密封塞、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第四接插件和第五接插件,所述密封塞上穿设有两排电线,两排所述电线与密封塞通过在注塑密封塞时将两排电线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而注塑结合为一体,两排所述电线包括A电线、B电线、C电线、D电线、E电线、F电线和G电线,两排所述电线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接插件,所述A电线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插件,所述B电线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插件,所述C电线另一端经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二接插件、第三接插件,所述D电线、E电线和F电线分别电连接至第四接插件,所述G电线连接至第五接插件。
[0006]所述密封塞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柱状穿线部和环形塞体部、由塞体部一端向内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至穿线部外壁的圆盘状连接部,所述穿线部上一体穿设连接两排电线。
[0007]所述F电线包括两条,两条所述F电线均以相互扭绞方式连接第一接插件和第四接插件。
[0008]所述D电线另一端经分线后连接至第四接插件。
[0009]所述G电线通过扎扣捆扎固定,所述E电线与F电线、D电线分线后连接至第四接插件的电线一并通过扎扣捆扎固定,所述A电线与B电线、C电线分线后连接至第二接插件和第三接插件的电线一并通过扎扣捆扎固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密封塞与两排电线改进为结合为一体的结构,即通过在注塑密封塞时将两排电线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再进行密封塞注塑,当密封塞冷却后电线就被包裹在密封塞中,改善了电线与密封塞间密封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线与密封塞的连接强度,增强了线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密封塞与电线一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密封塞与电线一体结构的结构图。
[0014]图中:密封塞1、穿线部11、塞体部12、连接部13、凹槽14、第一接插件2、A电线21、B电线22、C电线23、D电线24、E电线25、F电线26、G电线27、U型扣28、扎扣29、胶带291、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防错筋7。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包括密封塞1、第一接插件2、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和第五接插件6,所述密封塞1上穿设有两排电线,两排所述电线与密封塞1通过在注塑密封塞时将两排电线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而注塑结合为一体,两排所述电线包括A电线21、B电线22、C电线23、D电线24、E电线25、F电线26和G电线27,A电线21设置为两条,B电线22、C电线23、D电线24均为一条,E电线25设置为四条,G电线27设置为三条,两排所述电线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接插件2,所述A电线21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插件3,所述B电线22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插件4,所述C电线23另一端经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C电线23通过U型扣28分线成两根电线,所述D电线24、E电线25和F电线26分别电连接至第四接插件5,所述G电线27连接至第五接插件6。两排电线与密封塞1的一体设置,免去的两排电线的穿设安装,且所述电线与密封塞1无缝隙穿设连接,真正保证了电线与密封塞1的连接可靠性及密封塞1的密封作用,从而防止线束受潮。
[0017]所述密封塞1包括内外同心设置的柱状穿线部11和环形塞体部12、由塞体部12一端向内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至穿线部11外壁的圆盘状连接部13,所述穿线部11上一体穿设连接两排电线。如图2所示,穿线部11呈扁柱状,以沿穿线部11宽度方向分布的电线设为一排,电线上下分布两排。塞体部12整体呈锥环状,其外径自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向靠近连接部13方向逐渐缩小,塞体部12外壁凹陷形成环状凹槽14,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密封塞1具有很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便于密封塞1与对配件间的配合安装,保证两者间的紧密配合,进而确保密封性。
[0018]所述F电线26包括两条,两条所述F电线26均以相互扭绞方式连接第一接插件2和第四接插件5,通过F电线26的相互扭绞方式可以降低F电线26受到的外界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019]所述D电线24另一端经分线后连接至第四接插件5。D电线24通过U型扣28分线成两根。
[0020]所述G电线(27)通过扎扣(29)捆扎固定,所述E电线(25)与F电线(26)、D电线(24)分线后连接至第四接插件5的电线一并通过扎扣(29)捆扎固定,所述A电线(21)与B电线(22)、C电线(23)分线后连接至第二接插件(3)和第三接插件(4)的电线一并通过扎扣(29)捆扎固定。扎扣(29)能够固定各电线,防止电线相互缠绕,并能减少各电线因震动、碰撞产生的摩擦,保证使用寿命。
[0021]为防止线束混乱、缠绕,还可根据需要采用胶带291将各电线包覆成束。具体的,密封塞1与第一接插件2间的电线通过胶带291包覆,B电线22与C电线23分线后的一条电线通过胶带291包覆,A电线21与C电线23分线后的另一条电线通过胶带291包覆,D电线24分线后的两条电线与E电线25、F电线26通过胶带291包覆,G电线27通过胶带291包覆。
[0022]第一接插件2、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第五接插件6均为具有防错筋7的接插件,通过防错筋7将对应的接插件分隔成具有不同端子数的区域,以快速分辨接插方向,防止接插错误。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包括密封塞(1)、第一接插件(2)、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第四接插件(5)和第五接插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上穿设有两排电线,两排所述电线与密封塞(1)通过在注塑密封塞时将两排电线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而注塑结合为一体,两排所述电线包括A电线(21)、B电线(22)、C电线(23)、D电线(24)、E电线(25)、F电线(26)和G电线(27),两排所述电线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接插件(2),所述A电线(21)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插件(3),所述B电线(22)另一端连接至第三接插件(4),所述C电线(23)另一端经分线后分别连接至第二接插件(3)、第三接插件(4),所述D电线(24)、E电线(25)和F电线(26)分别电连接至第四接插件(5),所述G电线(27)连接至第五接插件(6)。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排电线注塑密封塞的尾灯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包括内外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波包红瑛金章良周斌潘盼盼苏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