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14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冷链检查装置,包括:内层,与医用冷链物品的表面相接触;以及外层,设置在内层的外侧,其中,内层设有至少一个内层容纳腔,外层设有至少一个与内层容纳腔分别对应的外层容纳腔,内层容纳腔与对应的外层容纳腔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有通道,内层容纳腔内容纳有指示材料,该指示材料为热膨胀性相变材料,外层容纳腔内靠近通道的位置设有防倒流挡板。近通道的位置设有防倒流挡板。近通道的位置设有防倒流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链检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冷链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行业中,疫苗、血清、血浆、药品等医疗产品的运输和储存常需要使用冷链方式。通常情况下,这类医疗产品一旦脱离冷链环境一定时间,就会因温度升高而失效,即使重新放回冷链环境,也不能恢复其效力,因此只能废弃。冷链设备中一般设有电子冷链检查装置,例如温度感应器等,能够检查医疗产品在冷链设备中的冷链失效问题;然而,实际应用中,医疗产品有可能短时地脱离冷链环境(例如搬运过程、分发过程中暴露在外界环境),这种脱离所持续的时间、造成的温度上升情况难以确定,有可能导致已经失效的医疗产品进入使用环节。
[0003]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能够对脱离冷链的情况进行不可逆指示的物品,例如CN201910760969.1公开了一种冷链运输时间温度指示器,其具有温度时长指示部、指示液存储部和阻挡部,阻挡部包含相变材料以及阻挡片,当相变材料因温度升高成为液态而流入温度时长指示部后,阻挡片封闭开口,防止相变材料倒流,从而实现温度指示。这种指示物品能够实现不可逆的指示,但结构较为复杂,制造起来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冷链指示用的检查装置,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链检查装置,用于设置在医用冷链物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与医用冷链物品的表面相接触;以及外层,设置在内层的外侧,其中,内层设有至少一个内层容纳腔,外层设有至少一个与内层容纳腔分别对应的外层容纳腔,内层容纳腔与对应的外层容纳腔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有通道,内层容纳腔内容纳有指示材料,该指示材料为热膨胀性相变材料,外层容纳腔内靠近通道的位置设有防倒流挡板。
[0006]本技术提供的冷链检查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每个外层容纳腔内设置的防倒流挡板的数量为两块。
[0007]进一步,每块防倒流挡板还可以设置为从通道处向远离通道的方向倾斜延伸。
[0008]另外,指示材料还可以被填充为填满内层容纳腔。
[0009]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冷链检查装置,由于内层容纳腔内容纳有指示材料,外层容纳腔与内层容纳腔分别对应且通过通道相连,且外层容纳腔内设有防倒流挡板,因此,一旦冷链检查装置脱离冷链环境,指示材料就能够融化膨胀流至外层容纳腔内,并在回到冷链环境后经由防倒流挡板而残留在外层容纳腔,从而对脱离冷链的情况进行不可逆的指示。进一步,本技术的冷链检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成型得到不同的层后,填充指示材料并粘合即可制得,因此也较容易制造,更便于使用推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链检查装置的结构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链检查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链检查装置。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链检查装置的结构图。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链检查装置100,其用于设置在医用冷链物品200上,用于对该医用冷链物品200离开冷链环境的情况进行指示,该冷链检查装置100具有重叠设置的内层1和外层2。
[0017]其中,内层1由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多个内层容纳腔11。
[0018]内层1的一个表面(即图1中的下侧表面)用于作为与医用冷链物品200相贴合的贴合面,该贴合面上可以设置黏胶层以便于医用冷链物品200相粘合。
[0019]每个内层容纳腔11均具有一个内层腔开口11A,各个内层腔开口11A均贯通设置在内层1的另一个表面(即图1中的上侧表面)上。每个内层容纳腔11内均容纳有指示材料11B,本实施例中,指示材料11B是热膨胀性的相变材料,能够在预定温度以下保持固体状态,预定温度以上则融化膨胀,具体材料种类可以根据预定温度从现有技术中的相变材料中选择,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每个内层容纳腔11中的指示材料11B均填满该内层容纳腔11,即,指示材料11B填充至与内层腔开口11A相平齐的位置。
[0020]外层2由柔性透明材料制成,具有多个外层容纳腔21,这些外层容纳腔21与各个内层容纳腔11分别对应。
[0021]外层2的一个表面(即图1中的下侧表面)与内层1的上侧表面贴合,其贴合部位采用胶粘贴,使外层2与内层1固定在一起。每个外层容纳腔21均具有一个外层腔开口21A,该外层腔开口21A贯通设置在外层2的下侧表面上,且位置与对应内层容纳腔11的内层腔开口11A相对齐,由此,内层腔开口11A与对应的外层腔开口21A相互连通形成一个通道30。
[0022]如图1所示,外层容纳腔21内还设有防倒流挡板22。每个外层容纳腔21内的防倒流挡板22的数量均为两块,位于靠近通道30的位置处,且分别从通道30(即外层腔开口21A内侧边缘)处向远离通道30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两块防倒流挡板22在外层腔开口21A内侧形成了喇叭状结构,起到防倒流作用。
[0023]本实施例中,外层2可以由拉伸性好的材料一体成型得到,例如采用硅胶经由模具一体成型得到;外层2也采用两层分别成型再粘合的方式,即,将带有外层容纳腔21下半部分、外层腔开口21A以及防倒流挡板22的外层2下侧部分作为下半层一体成型,将带有外层容纳腔21上半部分的外层2下侧部分作为上半层一体成型,然后再将上半层与下半层粘合,得到外层2。类似地,内层1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者分两层成型再粘合的方式。分别制造得到内层1和外层2后,向内层1的各个内层容纳腔11填充指示材料后,将内层1与外层2粘合,即可得到呈片状的冷链检查装置100。另外,制造时,相邻的内层容纳腔11以及相邻的外层容纳腔21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得较大,使用时可以从该相邻的内层容纳腔11之间将冷链检查装置100剪开,形成小片后使用。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链检查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内层容纳腔11及对应的外层容纳腔21,其他结构予以省略。
[0025]如图2(A)所示,当冷链检查装置100脱离冷链环境时,指示材料11B升温,逐渐融化膨胀。如图2(B)所示,指示材料11B持续升温,融化膨胀后体积增大,即可从内层容纳腔11内经由通道30流入外层容纳腔21,并填充在外层容纳腔21内。如图2(C)所示,当冷链检查装置100再次回到冷链环境时,指示材料11B降温,体积逐渐减小,向内层容纳腔11方向回流,并逐渐固化,但由于防倒流挡板22的存在,指示材料11B不能全部从外层容纳腔21回流至内层容纳腔11,一部分指示材料11B将残留在外层容纳腔21内并固化。由于外层2是透明的,使用者可以看到该残留的指示材料11B,因此可以对冷链检查装置100及其贴附的医用冷链物品200脱离冷链环境的情况进行不可逆的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检查装置,用于设置在医用冷链物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与所述医用冷链物品的表面相接触;以及外层,设置在所述内层的外侧,其中,所述内层设有至少一个内层容纳腔,所述外层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内层容纳腔分别对应的外层容纳腔,所述内层容纳腔与对应的所述外层容纳腔之间相互连通并形成有通道,所述内层容纳腔内容纳有指示材料,该指示材料为热膨胀性相变材料,所述外层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施芳红黄诗颖魏继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