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712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硫酸铵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包括一脱罐及二脱罐;所述一脱罐的补水入口与一换热器的液相出口连接,一脱罐的液相入口与一水力喷射器一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一脱罐的液相出口与一循环泵一的液相入口连接,一脱罐的硫酸出口与二脱罐的液相入口相连,一脱罐的气相出口与外部排气管道连接。其用于生产硫酸铵晶体,同时对气体进行净化,实现氨废气零排放。实现氨废气零排放。实现氨废气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硫酸铵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恶臭气体污染是一种影响嗅觉器官导致的大家不愉快和危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其中氨气就是日常工业生产中最易产生的恶臭气体之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环境公害,需作为一种单列公害对其进行研究并实施防治。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极易有大量的气味逸出,容易对工厂内部和操作工人造成身心损害。
[0003]恶臭给人的感受量是与恶臭物质对人嗅觉的影响量的比照数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即便把恶臭废气物质去掉90%,人的嗅觉感受臭气浓度却只减少了一半还少。这就决定了防治恶臭废气处理比防治其他大气污染物愈加艰难,因此加强恶臭废气处理污染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一脱罐及二脱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脱罐的补水入口与一换热器的液相出口连接,一脱罐的液相入口与一水力喷射器一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一脱罐的液相出口与一循环泵一的液相入口连接,一脱罐的硫酸出口与二脱罐的液相入口相连,一脱罐的气相出口与外部排气管道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一的液相出口与水力喷射器一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水力喷射器一的气相入口与所述二脱罐的气相出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液相入口与一水力喷射器二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液相出口与循环泵二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固相出口与打料泵一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二的液相出口与水力喷射器二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水力喷射器二的气相入口与外部氨尾气管道连接;打料泵一的固相出口与结晶槽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结晶槽的固相出口与打料泵二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结晶槽的气相出口与真空机组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打料泵二的固相出口与过滤式离心机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液相入口与真空机组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液相出口与换热器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固相出口与干燥机的固相入口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脱罐的硫酸入口与外部硫酸溶液管道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力喷射器一与水力喷射器二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水力喷射器一与二脱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力喷射器一与二脱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力喷射器二不能完全吸收氨气的情况下,水力喷射器一能保证充分吸收逃逸的氨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脱罐与二脱罐通过管路连接。并采用溢流方式。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结晶槽与真空机组用采用管路连接。并采用真空闪蒸的方式,降低硫酸铵的结晶温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式离心机与换热器用管路连接。将过滤式离心机产生的过滤水冷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与一脱罐用管路连接。将过滤式离心机产生的过滤水冷却后回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式离心机采用连续式出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机采用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能够将生产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吸收再利用,用于生产硫酸铵晶体,同时对气体进行净化,实现氨废气零排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18]图1是具体实施例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一脱罐、2为循环泵一、3为水力喷射器一、4为二脱罐、5为循环泵二、6为水力喷射器二、7为打料泵一、8为结晶槽、9为打料泵二、10为过滤式离心机、11为真空机组、12为换热器、13为干燥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一脱罐1、循环泵一2、水力喷射器一3、二脱罐4、循环泵二5、水力喷射器二6、打料泵一7、结晶槽8、打料泵二9、过滤式离心机10、真空机组11、换热器12、干燥机13。
[0021]所述硫酸溶液通过管道进入一脱罐1,所述一脱罐1通过管道分别与循环泵一2,水力喷射器一3连接,所述一脱罐1通过溢流进入二脱罐4,所述二脱罐4通过管道分别与循环泵二5,水力喷射器二6连接,所述二脱罐4与打料泵一7用管道连接进入结晶槽8,所述结晶槽8与打料泵二9用管道连接进入过滤式离心机10,所述结晶槽8与真空机组11用管道连接,所述真空机组11与过滤式离心机10用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10分别与换热器12,干燥机13用管道连接。
[0022]所述一脱罐1与二脱罐4采用溢流方式连接,减少能耗,降低管路堵塞的风险。
[0023]利用所述循环泵一2将硫酸溶液打入水力喷射器一3,利用水力喷射器形成的真空将氨气吸入一脱罐1,实现硫酸与氨气的反应。
[0024]利用所述循环泵二5将硫酸溶液打入水力喷射器二6,利用水力喷射器形成的真空将氨气吸入二脱罐4,实现硫酸与氨气的反应。
[0025]所述水力喷射器一3与水力喷射器二6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即二级吸收方式,充分吸收氨气,实现达标排放。
[0026]所述结晶槽8与真空机组11用采用管路连接,采用真空闪蒸的方式,使硫酸铵在结
晶槽8内结晶,降低硫酸铵的结晶温度。
[0027]所述过滤式离心机10与换热器12用管路连接,将过滤式离心机10产生的过滤水冷却。
[0028]所述换热器12与一脱罐1用管路连接,将过滤式离心机10产生的过滤水冷却后回用。
[0029]所述过滤式离心机10采用连续式出料。
[0030]所述干燥机13采用振动流化床干燥机13。
[0031]工作流程:首先硫酸溶液通过管道进入一脱罐1,循环泵一2通过管道抽取一脱罐1中硫酸溶液进入水力喷射器一3,进入水力喷射器一3的硫酸溶液通过管道再进入一脱罐1中循环使用,一脱罐1的硫酸溶液出口与二脱罐4通过管道连接,一脱罐1中的硫酸溶液利用溢流的方式进入二脱罐4,循环泵二5通过管道抽取二脱罐4中硫酸溶液进入水力喷射器二6,进入水力喷射器二6的硫酸溶液通过管道再进入二脱罐4中循环使用。利用水力喷射器二6形成的真空抽取氨尾气,氨尾气与二脱罐4内的硫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晶体,再利用水力喷射器一3形成的真空抽取二脱罐4内未反应的氨尾气,在一脱罐1内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去除氨气后的空气经一脱罐1的气相出口排出。
[0032]利用打料泵一7将二脱罐4内的硫酸铵晶体抽出至结晶槽8,利用真空机组11对在结晶槽8内的硫酸铵闪蒸,抽出结晶槽8内的水蒸气,用打料泵二9将闪蒸后的硫酸铵晶体送入过滤式离心机10,进行过滤,分离,用真空机组11产生的冷凝水作为过滤式离心机10的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包括一脱罐及二脱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脱罐的补水入口与一换热器的液相出口连接,一脱罐的液相入口与一水力喷射器一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一脱罐的液相出口与一循环泵一的液相入口连接,一脱罐的硫酸出口与二脱罐的液相入口相连,一脱罐的气相出口与外部排气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氨气并制备硫酸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一的液相出口与水力喷射器一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水力喷射器一的气相入口与所述二脱罐的气相出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液相入口与一水力喷射器二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液相出口与循环泵二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二脱罐的固相出口与打料泵一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二的液相出口与水力喷射器二的液相入口连接,所述水力喷射器二的气相入口与外部氨尾气管道连接;打料泵一的固相出口与结晶槽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结晶槽的固相出口与打料泵二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结晶槽的气相出口与真空机组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打料泵二的固相出口与过滤式离心机的固相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液相入口与真空机组的液相出口连接,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液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洋吴哲孙剑李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英沃尔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