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84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包括:混气罐、转鼓、电机、油循环系统、尾气处理塔、真空泵,其特征是:转鼓是有夹套的转鼓,转鼓上安装有压力表、温度计和氟气浓度检测表,上端有通过法兰连接密封的进料口、下端有通过球阀连接密封的出料口,左端连通有气管,油循环系统经管道与转鼓的夹套相连通,电机驱动转鼓旋转;混气罐上安装有压力表,上端有进气口、下端通过阀门和管道与气管相连通;尾气处理塔内置有吸附填料,前端通过阀门和管道与气管相连通、后端与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鼓的旋转使粉体原料能充分与氟气接触反应,粉体原料氟化均匀,氟气利用率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氟化装置,涉及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本技术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适用于氟化石墨烯、氟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等氟化粉体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氟化粉体材料如氟化石墨烯、氟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等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石墨烯的新型衍生物,氟化石墨烯具有表面能低、疏水性强及带隙宽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氟化石墨烯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耐摩擦性、化学性质稳定和优异的润滑性,因此可广泛用于高温涂层、抗磨润滑涂层以及耐腐蚀涂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本身是一种耐磨添加剂,但与材料相容性较差,经过氟化后的氟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可大大提高与材料的相容性,适用于聚氨酯、橡胶、环氧树脂等聚合物中,可提高材料的耐老化、耐磨、耐腐蚀、增韧、抗撕裂、抗冲击等性能,适合做传送带、滑轮、齿轮、胶管内衬、耐磨涂料、胶黏剂、密封件、液压泵传动件等高摩擦环境和恶劣环境使用的部件。
[0003]现有技术中,粉体材料的氟化常采用静态氟化釜进行,CN105271199A公开了一种氟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在静态氟化釜中采用氟、氮混合气氟化制得了高氟碳比的氟化石墨烯,但是粉体材料的堆叠会造成产品氟化不均匀,可能要经过多次氟化才能达到理想的氟化效果。CN205990244U公开了一种氟化炉及双炉氟化系统,采用气体分布器提升釜内气体的均匀性,双氟化系统提升氟气的利用率,但该氟化炉仍是静态氟化釜,不能解决粉体材料堆叠导致的氟化不均匀。CN208526618U公开了一种氟化反应釜,采用了上下两个搅拌提升氟化反应的均匀性,这种装置更加适用于液相体系的氟化,而并不适用于粉体材料的氟化,粉体材料的堆积可能导致下方的搅拌无法运行。CN209635906U公开了一种离线氟化系统,采用四个运转机构氟化罐旋转摆动,提高氟化均匀性,但该氟化釜呈圆柱型,不利于粉体材料的放料,因此限制该装置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从而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氟化装置中对粉体材料氟化不均匀、放料困难等问题的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包括:混气罐、转鼓、电机、油循环系统(即:加热或制冷系统)、尾气处理塔、真空泵,其特征之处是:
[0006]所述转鼓是有夹套的转鼓(7),转鼓(7)上还安装有第二压力表(8)、温度计(9)和第一氟气浓度检测表(10),转鼓(7)的上端有通过法兰连接密封的进料口(11)、下端有通过球阀连接密封的出料口(12),转鼓(7)的左端连通有气管(6)(即:进气或抽气管)[气管(6)的一端较好的是深入转鼓(7)内],所述油循环系统(14)通过管道与转鼓(7)的夹套相连通[油循环系统(14)通过向转鼓(7)的夹套中输入热油或冷油,可以控制转鼓(7)内反应物料
的温度],通过外置电机(13)驱动转鼓(7)旋转;
[0007]所述混气罐(1)上还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混气罐(1)的上端有进气口(3)、下端通过第一阀门(5)和管道与气管(6)相连通;
[0008]所述尾气处理塔是内置有吸附填料(18)的尾气处理塔(16),尾气处理塔(16)的前端通过第二阀门(15)和管道与气管(6)相连通、后端与通过管道与真空泵(19)相连通。
[0009]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进气口(3)可以有2

5个(较好的为3个)。
[0010]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尾气处理塔(16)与真空泵(19)相连通的管道上较好的是还安装有第二氟气浓度检测表(17)(用于实时检测填料是否失活)。
[0011]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转鼓(7)较好的是双锥形转鼓。
[001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混气罐(1)的内部较好的是设置有(多层)网状气体分布器(2)。
[0013]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真空泵(19)较好的是耐氟气腐蚀的螺杆泵。
[001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混气罐(1)的进气口(3)连通的气体可以是氟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气罐(1)带有第一压力表(4),气体通过进气口(3)进入混气罐(1)中,每次通入一种气体,通过第一压力表(4)控制每次通入的气体压力,通过控制进气的压力可控制进入转鼓(7)气体的量、并控制混合气体组成;
[001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时,所述转鼓(7)是可以旋转的,电机(13)驱动转鼓(7)旋转使粉体原料上下翻动,充分与转鼓(7)内的氟气接触反应,物料氟化均匀,且氟气利用率高;转鼓(7)有法兰密封的进料口(11)和球阀密封的出料口(12),通过转鼓(7)的旋转,可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方便投料和出料;转鼓(7)带有第一压力表(4)和第一氟气浓度检测表(10),通过第一压力表(4)和第一氟气浓度检测表(10)可以实时掌握双锥转鼓(7)内的压力和氟气浓度;
[001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尾气处理塔(16)内的填料(18)(氟气与填料可快速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氧化铝、氟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中根据第二氟气浓度检测表(17)的数据可掌握判断填料(18)是否失活,从而及时更换失活的填料(18);
[0017]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15)的开闭,可以控制反应气体进入或排出转鼓(7);
[0018]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气体分布器(2)的材质较好的为蒙乃尔合金,较好的是呈多层网状;
[0019]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时通过电机驱动转鼓(7),转鼓(7)旋转带动物料翻滚,与氟气充分混合并反应;
[0020]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使用时配套的油循环系统(14)通过向转鼓(7)夹套内泵入热油或冷油,从而控制反应体系温度。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通过(双锥)转鼓的旋转,使粉体原料能充分与氟气接触反应,粉体原料氟化均匀,氟气利用率高,通过调节(双锥)转鼓到合适的位置,可以方便的投料和放料;
[0023](2)采用本技术,混气罐上可以有多个进气口,进一步有气体分布器,利于多种气体的输入和均匀混合;配套油循环系统,通过向转鼓夹套内泵入热油或冷油,控制反应体系温度;配备内置有吸附填料的尾气处理塔,利于环境保护;本技术适用于氟化石墨烯、氟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等氟化粉体材料制备;
[0024](3)采用本技术,由于转鼓可以由电机驱动旋转,使得粉体物料可以上下翻滚,因而可以釜内氟气充分接触反应,从而使得物料氟化更均匀,氟气利用率更高;以氟化石墨烯为例,在同样氟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条件下,静态氟化石墨烯的氟化石墨烯的氟含量只能达到3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包括:混气罐、转鼓、电机、油循环系统、尾气处理塔、真空泵,其特征是:所述转鼓是有夹套的转鼓(7),转鼓(7)上还安装有第二压力表(8)、温度计(9)和第一氟气浓度检测表(10),转鼓(7)的上端有通过法兰连接密封的进料口(11)、下端有通过球阀连接密封的出料口(12),转鼓(7)的左端连通有气管(6),所述油循环系统(14)通过管道与转鼓(7)的夹套相连通,通过外置电机(13)驱动转鼓(7)旋转;所述混气罐(1)上还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混气罐(1)的上端有进气口(3)、下端通过第一阀门(5)和管道与气管(6)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塔是内置有吸附填料(18)的尾气处理塔(16),尾气处理塔(16)的前端通过第二阀门(15)和管道与气管(6)相连通、后端与通过管道与真空泵(19)相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式粉体氟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狄峰周友唐安斌刘向阳胡俊祥谢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艾蒙特成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