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覆膜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73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覆膜线,固定钢架A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A,框架结构A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A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A,框架结构A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包胶滚筒输送机A,包胶滚筒输送机A向右依次设置有清扫机、覆膜机、包胶滚筒输送机B,包胶滚筒输送机B位于固定钢架B的内部后方,固定钢架B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B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B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B;固定钢架A与固定钢架B对称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改变了现有生产方式覆膜一般需要四到五人工作的状态,节省了人力成本,具备在线生产能力,覆膜质量和速度完全统一,有效的提高了覆膜工序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覆膜工序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覆膜工序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覆膜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覆膜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覆膜线,适用于木工板、装饰板行业板材表面覆保护膜,可选择在线或离线覆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木工板、装饰板行业板材表面覆保护膜,生产线多为人工覆膜,采用人工上、下料、清扫,输送机运输,人工切割保护膜,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现有生产方式设备需要的生产人员众多;2)、现有的生产方式为人工模式,所以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几率会增加很多;3)、现有生产方式采用人工切割保护膜,切割口参差不齐,人工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0003]如何设计一种自动覆膜线,如何节省人力成本,如何解决现有人工模式的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覆膜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生产方式设备需要的生产人员众多;现有的生产方式为人工模式,所以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几率会增加很多;现有生产方式采用人工切割保护膜,切割口参差不齐,人工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覆膜线,包括固定钢架A,所述的固定钢架A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A,框架结构A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A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A,框架结构A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包胶滚筒输送机A,包胶滚筒输送机A向右依次设置有清扫机、覆膜机、包胶滚筒输送机B,包胶滚筒输送机B位于固定钢架B的内部后方,固定钢架B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B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B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B;
[0006]固定钢架A与固定钢架B对称布置;
[0007]框架结构A的顶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纵梁A,纵梁A顶面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导轨A,导轨A上的滑块A与吸吊机A的移动座A底部连接;两根纵梁A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从动轴、左右对称布置的从动轴座,从动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主动轮B,两个主动轮B之间设置有从动轮A,从动轴座上分别设置有从动轮B;
[0008]移动座A为长方形结构,移动座A的外圈固定有吊架,吊架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框架结构,移动座A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的连接端;
[0009]梯形框架结构的小端外圈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吸盘架A、吸盘架B,吸盘架A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从左到右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吸盘座A,吸盘架A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梁;
[0010]梯形框架结构的大端中心设置有气缸接头,气缸接头向下依次通过气缸A、气缸B与吸盘架A连接;
[0011]吸盘架B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C,框架结构C的截面尺寸大于吸盘架A的截面尺寸,框架结构C安装在固定梁上;框架结构C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从左到右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吸盘座B;
[0012]固定钢架A的顶部前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A,主动轮A与从动轮A连接,主动轮B与从动轮B之间的环形传送带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两端分别与移动座A前后两端的连接端连接,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移动座A的滑块A沿着导轨A前后移动。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盘座A内设置有吸盘A的安装杆。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盘座B内设置有吸盘B的安装杆。
[001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覆膜线,结构合理,只需一人监控设备工作,改变了现有生产方式覆膜一般需要四到五人工作的状态,节省了人力成本,具备在线生产能力,全程采用自动模式,覆膜质量和速度完全统一,有效的提高了覆膜工序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吊机安装结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吊机安装结构主视图。
[0020]图中:1.固定钢架A;2.吸吊机A;3.包胶滚筒输送机A;4.清扫机;5.覆膜机;6.包胶滚筒输送机B;7.吸吊机B;8.固定钢架B;201.移动座A;202.吸盘架A;203.吸盘架B;204.吸盘座A;205.吸盘座B;206.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覆膜线,包括固定钢架A1,所述的固定钢架A1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A,框架结构A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A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A2,框架结构A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包胶滚筒输送机A3,包胶滚筒输送机A3向右依次设置有清扫机4、覆膜机5、包胶滚筒输送机B6,包胶滚筒输送机B6位于固定钢架B8的内部后方,固定钢架B8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B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B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B7;
[0024]如图2所示,固定钢架A1与固定钢架B8对称布置;
[0025]框架结构A的顶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纵梁A,纵梁A顶面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导轨A,导轨A上的滑块A与吸吊机A2的移动座A201底部连接;两根纵梁A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从动轴、左右对称布置的从动轴座,从动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主动轮B103,两个主动轮B103之间设置有从动轮A102,从动轴座上分别设置有从动轮B;
[0026]如图3所示,移动座A201为长方形结构,移动座A201的外圈固定有吊架,吊架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框架结构,移动座A20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的连接端;
[0027]梯形框架结构的小端外圈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吸盘架A202、吸盘架B203,吸盘架A20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从左到右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吸盘座A204,吸盘架A20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梁206;
[0028]梯形框架结构的大端中心设置有气缸接头,气缸接头向下依次通过气缸A、气缸B与吸盘架A202连接;
[0029]吸盘架B203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C,框架结构C的截面尺寸大于吸盘架A202的截面尺寸,框架结构C安装在固定梁206上;框架结构C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从左到右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吸盘座B205;
[0030]固定钢架A1的顶部前方设置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覆膜线,包括固定钢架A(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钢架A(1)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A,框架结构A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A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A(2),框架结构A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包胶滚筒输送机A(3),包胶滚筒输送机A(3)向右依次设置有清扫机(4)、覆膜机(5)、包胶滚筒输送机B(6),包胶滚筒输送机B(6)位于固定钢架B(8)的内部后方,固定钢架B(8)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B的长边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框架结构B的顶部下方设置有吊装用的吸吊机B(7);固定钢架A(1)与固定钢架B(8)对称布置;框架结构A的顶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纵梁A,纵梁A顶面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导轨A,导轨A上的滑块A与吸吊机A(2)的移动座A(201)底部连接;两根纵梁A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从动轴、左右对称布置的从动轴座,从动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主动轮B(103),两个主动轮B(103)之间设置有从动轮A(102),从动轴座上分别设置有从动轮B;移动座A(201)为长方形结构,移动座A(201)的外圈固定有吊架,吊架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框架结构,移动座A(20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两组对称布置的连接端;梯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切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