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72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输送机构、连接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竖向支架、横向支架、第一电机、第一链轮、主动轴、轴座、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圆形限位件、支撑轴;输送机构包括平台、辊筒安装梁、辊筒、第三链轮、第二电机、第四链轮、第二链条;连接机构包括限位件、压件、挡件。第一电机通过带动四个支撑轴同步转动,通过压件、挡件的横槽带动运输机构精准升降,避免了因承载重量较大影响升降的精准度;同时在限位件、挡件的作用下防止运输机构水平滑动,提高了整个平台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平台升降相比气缸升降更快速灵活,更适用于物品的快速周转。更适用于物品的快速周转。更适用于物品的快速周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顶升移载机
,具体领域为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顶升移载机一般用于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将物品从叉道送入或移出主输送线,在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0003]但现有的顶升移载机一般采用气缸顶升,当移载机承载的重量较大时,其对气缸输出轴的伸缩量有一定的影响,精准度不足;同时在气缸顶升时很难做到整个平台四角精准同步升降,稳定性不足;同时现有的顶升移载机很难进行物品快速周转,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输送机构、连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支架、横向支架、第一电机、第一链轮、主动轴、轴座、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圆形限位件、支撑轴,两个所述竖向支架对向设置且底部之间通过所述横向支架固定,所述横向支架中部装有与所述竖向支架平行的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沿输出轴装有两个所述第一链轮,所述横向支架上装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两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平行的两个所述主动轴,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处装有供所述主动轴转动的所述轴座,两个所述主动轴上分别装有与两个所述第一链轮对应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装有所述第一链条,两个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圆形限位件,四个所述圆形限位件外侧边沿均装有同高度同尺寸的所述支撑轴;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平台、辊筒安装梁、辊筒、第三链轮、第二电机、第四链轮、第二链条,所述平台位于两所述竖向支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上方,所述平台顶面靠近两所述竖向支架的两端上均装有辊筒安装梁,两所述辊筒安装梁之间装有多个所述辊筒,所述辊筒延伸出所述辊筒安装梁的一侧轴上均装有所述第三链轮,所述平台内靠近所述第三链轮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装有位于外侧所述第三链轮下方的第四链轮,多个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之间装有所述第二链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限位件、压件、挡件,所述限位件下部设有竖向的与所述主动轴直径相同的卡槽,四个所述限位件通过卡槽对称卡在两个所述主动轴上且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的底部,所述平台的底部四角均装有压在所述支撑轴上的所述压件,所述压件上均安装有所述挡件且所述压件与所述挡件之间形成与所述支撑轴直径相同的横槽。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圆形限位件的直径。
[0007]优选的,所述压件与所述挡件之间横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圆形限位件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挡件紧贴所述支撑轴。
[0009]优选的,所述圆形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所述压件、所述挡件均可拆卸。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第一电机通过带动四个支撑轴同步转动,通过压件、挡件的横槽带动运输机构精准升降,避免了因承载重量较大影响升降的精准度。
[0012]2、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在限位件、挡件的作用下防止运输机构水平滑动,提高了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0013]3、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通过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平台升降相比气缸升降更快速灵活,更适用于物品的快速周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平台、辊筒安装梁、辊筒、第三链轮、第二链条、压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竖向支架;2、横向支架;3、第一电机;4、第一链轮;5、主动轴;6、轴座;7、第二链轮;8、第一链条;9、圆形限位件;10、支撑轴;11、平台;12、辊筒安装梁;13、辊筒;14、第三链轮;15、第二电机;16、第四链轮;17、第二链条;18、限位件;19、压件;20、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输送机构、连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支架1、横向支架2、第一电机3、第一链轮4、主动轴5、轴座6、第二链轮7、第一链条8、圆形限位件9、支撑轴10,两个所述竖向支架1对向设置且底部之间通过所述横向支架2固定,所述横向支架2中部装有与所述竖向支架1平行的所述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沿输出轴装有两个所述第一链轮4,所述横向支架2上装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两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机3平行的两个所述主动轴5,所述横向支架2与所述主动轴5连接处装有供所述主动轴5转动的所述轴座6,两个所述主动轴5上分别装有与两个所述第一链轮4对应的第二链轮7,所述第一链轮4与所述第二链轮7之间装有所述第一链条8,两个所述主动轴5的两端均固定有圆形限位件9,四个所述圆形限位件9外侧边沿均装有同高度同尺寸的所述支撑轴10;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平台11、辊筒安装梁12、辊筒13、第三链轮14、第二电机15、第四链轮16、第二链条17,所述平台11位于两所述竖向支架1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的上方,所述平台11顶面靠近两所述竖向支架1的两端上均装有辊筒安装梁12,两所述辊筒安装梁12之间装有多个所述辊筒13,所述辊筒13延伸出所述辊筒安装梁12的一侧轴上均装有所述第三链轮14,所述平台11内靠近所述第三链轮14的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输出端装有位于外侧所述第三链轮14下方的
第四链轮16,多个所述第三链轮14与所述第四链轮16之间装有所述第二链条1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限位件18、压件19、挡件20,所述限位件18下部设有竖向的与所述主动轴5直径相同的卡槽,四个所述限位件18通过卡槽对称卡在两个所述主动轴5上且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11的底部,所述平台11的底部四角均装有压在所述支撑轴10上的所述压件19,所述压件19上均安装有所述挡件20且所述压件19与所述挡件20之间形成与所述支撑轴10直径相同的横槽。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通过带动两个所述主动轴5转动进一步同步带动四个所述支撑轴10转动,所述支撑轴10转动通过所述压件19、所述挡件20的横槽带动运输机构精准升降,所述第二电机15通过所述第四链轮16带动所述第三链轮14及所述辊筒13转动进行水平输送,同时在所述限位件18、所述挡件20的作用下防止运输机构水平滑动。
[0022]具体而言,所述限位件18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圆形限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输送机构、连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支架(1)、横向支架(2)、第一电机(3)、第一链轮(4)、主动轴(5)、轴座(6)、第二链轮(7)、第一链条(8)、圆形限位件(9)、支撑轴(10),两个所述竖向支架(1)对向设置且底部之间通过所述横向支架(2)固定,所述横向支架(2)中部装有与所述竖向支架(1)平行的所述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沿输出轴装有两个所述第一链轮(4),所述横向支架(2)上装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两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机(3)平行的两个所述主动轴(5),所述横向支架(2)与所述主动轴(5)连接处装有供所述主动轴(5)转动的所述轴座(6),两个所述主动轴(5)上分别装有与两个所述第一链轮(4)对应的第二链轮(7),所述第一链轮(4)与所述第二链轮(7)之间装有所述第一链条(8),两个所述主动轴(5)的两端均固定有圆形限位件(9),四个所述圆形限位件(9)外侧边沿均装有同高度同尺寸的所述支撑轴(10);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平台(11)、辊筒安装梁(12)、辊筒(13)、第三链轮(14)、第二电机(15)、第四链轮(16)、第二链条(17),所述平台(11)位于两所述竖向支架(1)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的上方,所述平台(11)顶面靠近两所述竖向支架(1)的两端上均装有辊筒安装梁(12),两所述辊筒安装梁(12)之间装有多个所述辊筒(13),所述辊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季晶王开胜吴楠林奇峰马佳利陈新安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