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64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包括阀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活塞杆和拉杆;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并将阀体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拉杆与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将负载气缸和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三流道将负载气缸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将第二腔室和阀体外部连通;所述活塞杆可滑动使第一流道与第一腔室连通或堵塞、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或堵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能够保证负载的平稳提升。能够保证负载的平稳提升。能够保证负载的平稳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属于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2292623U,名称为气控自感应气动平衡吊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物件的装置,该专利中通过双气控阀、两个两位三通阀、两个常开型手动截止阀和两个常开型手动两位三通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重量物件吊装搬移的吊装精度,扩大了气动平衡器的吊装范围。该专利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有:(一)整个装置使用了较多的控制阀,稍显冗杂。(二)该装置只能控制设备的升降,没有感应控制功能和反馈功能,空载或者负载重量轻的情况下提升速度较快,且启动时会出现迅速窜动现象;负载大的时候上升速度变慢充气时间也会较长,下降时会出现窜动,速度不好控制。(三)该装置通过双气路切换来实现升降和随动模式切换,需要增加切换信号线,导致就复杂应用范围不广只能进行专机专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包括阀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活塞杆和拉杆;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设置于阀体空腔内,且第一板体设置于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一隔膜分别与第一板体和阀体连接,所述第二隔膜分别与第二板体和阀体连接,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将阀体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穿过第三腔室至阀体外部,所述拉杆与阀体滑动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三气路和第四气路,所述第一气路的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气路将负载气缸和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三气路将负载气缸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气路将第二腔室和阀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至通孔内,所述活塞杆与阀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可滑动使第一气路与第一腔室连通或堵塞,所述活塞杆还可滑动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或堵塞。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呈圆形,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第一隔膜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隔膜的边缘延伸至与阀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第二隔膜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隔膜的边缘延伸至与阀体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置第一隔膜的上方和下方,并将第一隔膜夹紧固定,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分置第二隔膜的上方和下方,并将第二隔膜夹紧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上法兰、上壳体、下壳体和下法兰;所述上壳体套设于下壳体内,所述上法兰连接于下壳体的顶部,所述下法兰连接于下壳体的底部。
[0008]优选地,所述上法兰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气路连通,所述上法兰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中转气路和第二中转气路,所述第一中转气路与第二气路连通,所述第二中转气路与第三气路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一中转气路或第二中转气路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第四气路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还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与阀体螺接,所述堵头的一端可伸至第三气路中使第三气路堵塞。
[0010]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呈球头状,另一端与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1]优选地,还包括导杆、手柄、螺母、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导杆的顶端与阀体连接,所述螺母连接于导杆的底端,所述手柄包覆于导杆的外部并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法兰和手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手柄和螺母连接;所述导杆为空腔型结构并设置有长条孔,所述拉杆的末端伸至导杆的空腔中,所述手柄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分别穿过所述长条孔和拉杆。
[0012]优选地,所述手柄与导杆之间设置有衬套。
[0013]优选地,所述导杆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
[0014]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隔膜配合第一板体、第二隔膜配合第二板体带动活塞杆上下浮动进行压力补偿,兼具压力反馈功能可以保证在负载气缸平稳伸缩时,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2)利用堵头将第三气路堵塞即可切换为随动模式,在此模式下,利用很小的外力也可干预负载气缸的升降,功能性强。
[0015](3)整个设备无需使用复杂的逻辑控制系统,只需将负载气缸的进气口与第二接口连通即可,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
Ⅰ‑Ⅰ
剖视图;图3为图1中
Ⅱ‑Ⅱ
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负载、负载气缸、气源连接的示意图。
[0017]在图中,1、阀体;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隔膜;5、第二隔膜;6、活塞杆;7、拉杆;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气路;12、第二气路;13、第三气路;14、第四气路;15、通孔;16、第一夹板;17、第二夹板;18、第三夹板;19、第四夹板;20、上法兰;21、上壳体;22、下壳体;23、下法兰;24、第一接口;25、第二接口;26、第三接口;27、第一中转气路;28、第二中转气路;29、堵头;30、第一弹簧;31、导杆;32、手柄;33、螺母;34、第二弹簧;35、第三弹簧;36、长条孔;37、销轴;38、衬套;39、螺纹孔;40、气源;41、负载气缸;42、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一种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隔膜4、第
二隔膜5、活塞杆6和拉杆7。所述阀体1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设置于所述阀体1的空腔内。所述第一隔膜4和第二隔膜5为橡胶质材料,且呈近似圆形。所述第一板体2设置于第二板体3的上方。所述第一隔膜4分别与阀体1和第一板体2连接,所述第二隔膜5分别与阀体1和第二板体3连接。所述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在所述第一隔膜4和第二隔膜5的作用下可上下浮动。所述第一隔膜4和第二隔膜5将阀体1的空腔分隔形成依次相邻的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和第三腔室10。所述拉杆7的一端与第二板体3固定连接,所述拉杆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腔室10至阀体1外部,同时,所述拉杆7与阀体1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阀体1设置有第一气路11、第二气路12、第三气路13和第四气路14。所述第一气路11的一端与气源40连通;所述第二气路12的一端与负载气缸4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腔室8连通;所述第三气路13的一端与负载气缸41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腔室10连通。所述第四气路14的一端与第二腔室9连通,另一端与阀体1外连通。所述第一板体2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连通的通孔15。所述活塞杆6竖直设置,其一端呈球头状,并伸至通孔15内;所述活塞杆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隔膜(4)、第二隔膜(5)、活塞杆(6)和拉杆(7);所述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设置于阀体(1)空腔内,且第一板体(2)设置于第二板体(3)的上方;所述第一隔膜(4)分别与第一板体(2)和阀体(1)连接,所述第二隔膜(5)分别与第二板体(3)和阀体(1)连接,所述第一隔膜(4)和第二隔膜(5)将阀体(1)空腔分隔成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和第三腔室(10);所述拉杆(7)一端与第二板体(3)固定连接,所述拉杆(7)另一端穿过第三腔室(10)至阀体(1)外部,所述拉杆(7)与阀体(1)滑动连接;所述阀体(1)设置有第一气路(11)、第二气路(12)、第三气路(13)和第四气路(14),所述第一气路(11)的一端与气源(40)连通,所述第二气路(12)将负载气缸(41)和第一腔室(8)连通,所述第三气路(13)将负载气缸(41)和第三腔室(10)连通,所述第四气路(14)将第二腔室(9)和阀体(1)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板体(2)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的通孔(15),所述活塞杆(6)的一端伸至通孔(15)内,所述活塞杆(6)与阀体(1)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6)可滑动使第一气路(11)与第一腔室(8)连通或堵塞,所述活塞杆(6)还可滑动使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连通或堵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4)和第二隔膜(5)呈圆形,所述第一板体(2)连接于第一隔膜(4)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隔膜(4)的边缘延伸至与阀体(1)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连接于第二隔膜(5)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隔膜(5)的边缘延伸至与阀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感应气动随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包括第一夹板(16)和第二夹板(17),所述第二板体(3)包括第三夹板(18)和第四夹板(19);所述第一夹板(16)和第二夹板(17)分置第一隔膜(4)的上方和下方,并将第一隔膜(4)夹紧固定,所述第三夹板(18)和第四夹板(19)分置第二隔膜(5)的上方和下方,并将第二隔膜(5)夹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冬文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科瑞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