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57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鼻孔上药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伸缩框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该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通过设置挤压板,通过挤压板会挤压拉伸弹簧,使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上的凸出块相互脱离,同时拉伸弹簧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带动导向杆进行转动,同时滑动板在传动杆上进行滑动,滑动板的顶部在滑杆上滑动靠近螺纹板的一端,滑动板的正面的固定臂手将药品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对液状或是粉状的药品不经过手接触,避免细菌感染的作用。避免细菌感染的作用。避免细菌感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咽喉科学”学科是耳鼻咽喉科的专业基石,包括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外科学的全部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学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学的内容。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在耳鼻喉科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鼻孔内进行上药治疗,由于鼻部位置的特殊性,为了保证上药的有效性,患者一般通常需要采用仰卧位或者头部仰起的方法,这样具有很大的不方便,同时一些液状或是粉状的药经过人手会二次感染鼻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问题;本装置通过滑动板的正面的固定臂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框(2),所述伸缩框(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板(3),所述伸缩框(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张紧轮(4),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5);所述伸缩框(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理管(21),所述护理管(21)的正面设置有张紧螺纹(22),所述护理管(21)在靠近伸缩框(2)的一端较宽,所述护理管(21)的正面安装有喷洒头(24),所述护理管(21)在靠近喷洒头(24)的一端较窄,所述护理管(21)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垫(23);所述挤压板(5)的正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503),所述传动杆(503)分布在导向杆(505)的两端,所述导向杆(505)上开设有斜槽,所述传动杆(503)的内部在与导向杆(505)接触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斜槽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03)的外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6),所述滑动板(506)的顶部设置有一组凹槽,且该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509),所述滑动板(50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臂手(5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包括透气板(31)、透气孔(32)、转动杆(33)和转盘(34),所述旋转板(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透气板(31),所述透气板(31)的正面开设有透气孔(32),所述旋转板(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4)。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的正面设置有两组透气板(31),且两组透气板(31)分别分布在旋转板(3)的左右两端,所述转盘(34)连接在伸缩框(2)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鼻孔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4)包括内圆齿(41)、滑动槽(42)、固定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楠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