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及归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51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及归中方法,该归中机构包括飞行平台、推杆组件、导轨组件、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推杆组件安装于飞行平台的降落面,推杆组件包括多个沿飞行平台降落面的中心位置四周分布的推杆本体,推杆本体沿所述导轨组件的轨道本体相对或相向移动,传动机构与推杆本体连接且位于推杆本体的一端,飞行平台的降落面背面设有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无人飞行器返航中的归中问题,降低了机巢归中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质量比重低,降低了机巢归中机构的成本,实现机巢归中机构的高效可靠轻量化、结构安全稳定、易于生产、安装和维修的优势,为无人飞行器返航提供了安全保障。了安全保障。了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及归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及归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飞行器也称为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例如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逐渐应用。
[0003]目前的无人机在返航时,往往需要控制无人机精准的降落在指定地点,而无人机巢是一种用于无人机远程精准起降平台。而无人机受到飞行速度、能耗以及定位的准确度等方面的影响,在无人机起降时,无人机自身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导致无人机无法达到准确降落的目的。如果降落至机巢的无人机位置偏离飞行平台的中心位置,将导致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姿态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化,严重者会造成无人机的倾斜和翻倒,增加无人机使用的安全隐患。
[0004]为了保证无人机在机巢中的位置居中,现有无人机常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包括飞行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组件(2),推杆组件(2)安装于飞行平台(1)的降落面,所述推杆组件(2)包括多个推杆本体(21),推杆本体(21)沿飞行平台(1)降落面的中心位置四周分布;导轨组件(3),导轨组件(3)包括沿飞行平台(1)降落面的四周分布的轨道本体(31),所述推杆本体(21)沿所述轨道本体(31)滑动;以及传动机构(4),与推杆本体(21)连接且位于推杆本体(21)的一端,所述飞行平台(1)的降落面背面设有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的驱动机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2)包括多个两两相互平行推杆本体(21),位于飞行平台(1)降落面的中心位置四周的多个推杆本体(21)呈井字型分布,两两相互平行所述推杆本体(21)相对或相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3)包括沿飞行平台(1)降落面的四周分布的至少四根轨道本体(31),轨道本体(31)呈矩形分布,所述轨道本体(31)上设有轨道槽(32),所述推杆本体(21)上设有沿轨道槽(32)移动的滚珠(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传动带(42),推杆本体(21)与传动带(42)上任一位置固定连接;同步带轮(43),同步带轮(43)用于带动传动带(42)转动,传动带(42)缠绕于同步带轮(43)上;传动轴(44),传动轴(44)位于飞行平台(1)的降落面背面且与驱动机构(5)连接,同步带轮(43)安装在传动轴(44)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还包括:若干张紧轮(41),张紧轮(41)转动设置在飞行平台(1)侧面,传动带(42)绕过张紧轮(41)缠绕于同步带轮(43)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飞行器机巢归中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陈红胜邹翔余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高德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