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49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装置,具体说是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它的特点是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上有外壳。外壳含有外管和内管,外管的内圆面与内管的外圆面间有间距,外管与内管的两端间均有环形封板。外管与内管间有悬浮环,外管底部有用于驱动悬浮环悬浮、沿外管周向转动的悬浮驱动反应轨,环形封板内板面上均有用于限制悬浮环轴向位置的导向反应轨。悬浮环的内圆面上覆盖有环形采血垫,外壳内有用于对采血垫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内管底部与内管底部两端对应的环形封板上均有便于手臂放入的缺口。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与控制器呈电连接。采用该采血枕的工作效率较高,不会浪费,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色环保的理念。色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悬浮智能采血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血装置,具体说是患者在采血时、用于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为了便于操作,医院在采血时通常会在患者的前臂下方垫上采血枕。
[0003]目前,传统的采血枕包括简易的垫块,垫块上的上表面上覆盖有一次性无菌纺布。医护人员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每个患者做到一人一针一布,往往需要准备一打一次性无菌纺布放置在患者侧面,医护人员首先将一片一次性无菌纺布取下,贴到垫块上,然后患者将手臂置于垫块上开始采血工作,待采血完成后医护人员再人工换取下一张一次性无菌纺。这种采血垫需要人工手动更换一次性无菌纺布,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这种采血垫需使用大量的一次性材料,废弃物较多,造成了浪费,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公开号为CN209203276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智能采血枕。它包括本体、片材供给仓、片材回收仓和驱动装置。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光电开关传感器。片材供给仓和片材回收仓内各有一根轴,片材绕在两根轴上,然后根据传感器的信息转动转轴完成片材的替换和回收。这种智能采血枕虽然可实现片材的自动更换,但是片材仍为一次性材料,依然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造成了浪费,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悬浮智能采血枕,采用该采血枕的工作效率较高,不会浪费,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的特点是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上有外壳。所述外壳含有同心布置的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均呈水平布置,外管的内圆面与内管的外圆面间有间距,外管与内管的两端间均有环形封板。所述外管与内管间有悬浮环,外管底部有用于驱动悬浮环悬浮、沿外管周向转动的悬浮驱动反应轨,所述环形封板内板面上均有用于限制悬浮环轴向位置的导向反应轨。所述悬浮环的内圆面上覆盖有环形采血垫,外壳内有用于对采血垫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内管底部与内管底部两端对应的环形封板上均有便于手臂放入的缺口。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与控制器呈电连接。
[0006]其中,所述悬浮环的断面呈U形,该悬浮环由永磁体制成,悬浮环的开口部朝内,所述环形采血垫覆盖在悬浮环的开口部。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包括两个由电磁体制成的悬浮弧形条,两个悬浮弧形条在外管的底部沿外管的轴向依次并排布置,悬浮弧形条的轴线均与外管的轴线重合,两个悬浮弧形条分别位于所述悬浮环两个侧壁的下方,两个悬浮弧形条间有由可改变磁性的电磁体制成的驱动弧形条。所述悬浮弧形条和驱动弧形条均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
[0007]所述悬浮环由不少于两个弧形的悬浮环单元首尾对接而成,所述环形采血垫由不
少于两个弧形的采血垫单元首尾对接而成,所述悬浮环单元与采血垫单元呈一一对应状布置,且采血垫单元均覆盖在悬浮环单元的口部。
[0008]所述导向反应轨含有四个由电磁体制成的弧形块,所述外管与内管间的那段环形封板内板面均有两个所述弧形块,环形封板的弧形块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管中部两侧,弧形块的轴线均与内管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块均与控制器呈电连接。
[0009]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上有凹槽,凹槽的断面呈与所述外管的外圆面相适配的弧形,凹槽的一端位于工作台侧壁上,使得凹槽的该端呈敞口状,所述外管的下部固定在凹槽内。
[0010]所述外壳后方的工作台上有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灯,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灯均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
[0011]所述外壳后方的工作台上有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
[0012]所述消毒装置为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固定在环形封板上,紫外线灯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
[0013]所述内管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弧形的支撑块,远离内管的那个支撑块侧面上有间隙传感器,间隙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4]所述外壳中有清洗装置。所述内管顶部有凹坑,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二光电传感器、水流喷射头和烘干机。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位于凹坑前侧、且临近凹坑的那段内管外圆面上,所述水流喷射头固定在凹坑的底部,且水流喷射头喷射孔朝向所述悬浮环的内圆面,所述烘干机位于水流喷射头后侧,且烘干机位于外壳后端对应的那个环形封板内板面上。所述外壳上有与水流喷射头相连的进水管。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水流喷射头和烘干机均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所述消毒装置位于所述凹坑后侧。
[0015]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的工作台上有外壳,外壳含有外管和内管,外管与内管的两端间均有环形封板,外管与内管间有悬浮环,外管底部有用于驱动悬浮环悬浮、沿外管周向转动的悬浮驱动反应轨,环形封板内板面上均有用于限制悬浮环轴向位置的导向反应轨,悬浮环的内圆面上覆盖有环形采血垫,外壳内有用于对采血垫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内管底部与内管底部两端对应的环形封板上均有便于手臂放入的缺口。这种采血枕利用悬浮驱动反应轨和导向反应轨使得悬浮环稳定的悬浮在外壳内。使用时,患者将手臂穿过内管、从缺口中放入到悬浮环上,利用悬浮环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采血完成后,患者抽出手臂,控制器控制悬浮驱动反应轨驱动悬浮环转动,使得悬浮环转动一个位置,等待下次使用,与患者接触过的那段采血垫会依次转动到消毒装置的位置,被消毒装置消毒后等待重复使用。
[0016]该磁悬浮智能采血枕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更换垫纸,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采血的效率。而且,这种磁悬浮智能采血枕的采血垫是经过消毒装置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无需更换,从而不会产生废弃物,避免了浪费,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中悬浮环单元与采血垫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4的C

C向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中悬浮驱动反应轨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包括工作台1和控制器2。所述工作台1上有外壳。所述外壳含有同心布置的外管3和内管13,外管3和内管13均呈水平布置,外管3的内圆面与内管13的外圆面间有间距,外管3与内管13的两端间均有环形封板18。所述外管3与内管13间有悬浮环8,外管3底部有用于驱动悬浮环8悬浮、沿外管3周向转动的悬浮驱动反应轨12,所述环形封板18内板面上均有用于限制悬浮环8轴向位置的导向反应轨。所述悬浮环8的内圆面上覆盖有环形采血垫17,该采血垫为橡胶垫。所述外壳内有用于对采血垫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内管13底部与内管13底部两端对应的环形封板18上均有便于手臂放入的缺口9。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12与控制器2呈电连接。
[0020]所述悬浮环8的断面呈U形,该悬浮环8由永磁体制成,悬浮环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控制器(2);所述工作台(1)上有外壳;所述外壳含有同心布置的外管(3)和内管(13),外管(3)和内管(13)均呈水平布置,外管(3)的内圆面与内管(13)的外圆面间有间距,外管(3)与内管(13)的两端间均有环形封板(18);所述外管(3)与内管(13)间有悬浮环(8),外管(3)底部有用于驱动悬浮环(8)悬浮、沿外管(3)周向转动的悬浮驱动反应轨(12),所述环形封板(18)内板面上均有用于限制悬浮环(8)轴向位置的导向反应轨;所述悬浮环(8)的内圆面上覆盖有环形采血垫(17),外壳内有用于对采血垫进行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内管(13)底部与内管(13)底部两端对应的环形封板(18)上均有便于手臂放入的缺口(9);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12)与控制器(2)呈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环(8)的断面呈U形,该悬浮环(8)由永磁体制成,悬浮环(8)的开口部朝内,所述环形采血垫(17)覆盖在悬浮环(8)的开口部;所述悬浮驱动反应轨(12)包括两个由电磁体制成的悬浮弧形条(12

1),两个悬浮弧形条(12

1)在外管(3)的底部沿外管(3)的轴向依次并排布置,悬浮弧形条(12

1)的轴线均与外管(3)的轴线重合,两个悬浮弧形条(12

1)分别位于所述悬浮环(8)两个侧壁的下方,两个悬浮弧形条(12

1)间有由可改变磁性的电磁体制成的驱动弧形条(12

2);所述悬浮弧形条(12

1)和驱动弧形条(12

2)均与所述控制器(2)呈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浮智能采血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环(8)由不少于两个弧形的悬浮环单元(8

1)首尾对接而成,所述环形采血垫(17)由不少于两个弧形的采血垫单元(12

1)首尾对接而成,所述悬浮环单元(8

1)与采血垫单元(12

1)呈一一对应状布置,且采血垫单元(12

1)均覆盖在悬浮环单元(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泓王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飞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