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86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检验用的前处理装置,具体说是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它的特点是包括支架和控制器,该支架上有工作液箱和储存液箱,工作液箱的高度高于存储液箱的高度,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膜流道,液膜流道的上端与工作液箱的内腔相连通,液膜流道的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相连通,且液膜流道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间设置有消毒过滤网,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控制器呈电连接。所述液膜流道有便于放置采血手臂的缓坡段。采用该消毒机构进行采血时工作效率较高,不存在交叉感染,卫生性和可持续性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检验用的前处理装置,具体说是在采血时用于放置患者手臂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血工作时,医护人员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每个患者做到一人一针一巾,往往需要准备一打消毒巾放置在患者侧面,医护人员首先将一片消毒巾取下,贴到采血座垫上,然后患者将手臂置于采血座垫上开始采血工作,待工作完成后再人工换取下一张消毒巾。一段时间的采血工作下来医护人员需要换取大量的消毒巾,整个过程冗长,工作效率低,且更换消毒巾的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提出的改进方法是提供一种套筒机构,该机构主要包括主动套筒和从动套筒。使用时,消毒巾整合成纸卷,套在从动套筒上,并将纸卷的一头固定到主动套筒上。采血时,由主动套筒带动旋转,通过类似于传送带的传动方式传递消毒巾,患者只需将手臂放在主动套筒与从动套筒间,待完成采血后主动套筒传动,使用后的那段消毒巾被卷到主动套筒上,主动套筒与从动套筒间有新的消毒巾。该装置实现了消毒巾换取的自动化,但是存在卫生性不够高以及可持续性不高的问题,产生这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一卷消毒巾用完时需要手动取下更换新的消毒巾卷纸,这一过程存在卫生问题,同时使用完的卷纸无法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采用该消毒机构进行采血时工作效率较高,不存在交叉感染,卫生性和可持续性较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的特点是包括支架和控制器,该支架上有工作液箱和储存液箱,工作液箱的高度高于存储液箱的高度,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膜流道,液膜流道呈顶部敞口的滑梯状,液膜流道的上端与工作液箱的内腔相连通,液膜流道的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相连通,且液膜流道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间设置有消毒过滤网,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控制器呈电连接,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时,消毒液依次在存储液箱、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液箱、液膜流道和存储液箱间循环。所述液膜流道有便于放置采血手臂的缓坡段。
[0006]其中,所述缓坡段两侧的支架上有门形框,门形框的横部位于缓坡段上方,门形框的横部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呈电连接。
[0007]所述缓坡段的倾斜角度为1
°
~2
°

[0008]所述存储液箱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消毒过滤网覆盖在储液箱的敞口上,所述缓坡段的下端位于储液箱的正上方,且缓坡段的下端有向下弯折的导流段。所述缓坡段的上端连接有陡坡段,陡坡段的下端与缓坡段的上端对接在一起且两者间呈圆弧过渡,所述陡
坡段上端对应的工作液箱侧壁上有出液口,陡坡段上端位于出液口中,陡坡段上端的两侧和底部与出液口两侧边和下边间无缝连接。
[0009]所述消毒过滤网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上层和下层为NMO尼龙材质过滤网,中间层为活性炭蜂窝网。
[0010]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穿过存储液箱的侧壁伸入到存储液箱中,且连通管的外壁与存储液箱的侧壁间呈固定密封状连接,连通管的上端穿过工作液箱的顶部伸入到工作液箱中,且连通管的外壁与工作液箱的顶部间呈固定密封状连接,连通管上有驱动泵,驱动泵与所述控制器呈电连接。
[0011]所述驱动泵与工作液箱间的那段连通管与存储液箱间有溢流管,溢流管上有溢流阀。
[0012]所述控制器包括被控制端电源和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公共端通过导线与电磁继电器的常开端相连,且所述被控制端电源和驱动泵的电机串联在该导线上。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两个线圈端均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感应器相连。
[0013]所述支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矩形板,矩形板的四个角均有支腿,所述工作液箱位于矩形板一端的上板面上,所述储存液箱位于矩形板另一端前部的下方。
[0014]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的支架上有工作液箱和储存液箱,工作液箱的高度高于存储液箱的高度,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膜流道,液膜流道呈顶部敞口的滑梯状,液膜流道的上端与工作液箱的内腔相连通,液膜流道的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相连通,且液膜流道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间设置有消毒过滤网,工作液箱与存储液箱间有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控制器呈电连接,液膜流道有便于放置采血手臂的缓坡段。使用时,在储存液箱中装入消毒液。患者将手臂置于液膜流道的缓坡段上,控制器控制液体循环装置启动,消毒液依次在存储液箱、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液箱、液膜流道和存储液箱间循环,消毒液在经过液膜流道的缓坡段时,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冲洗消毒,消毒后的废液流过过滤消毒网落回至储存液箱中继续循环,当患者采血完成后,手臂离开液膜流道,控制器控制液体循环装置停止运行,消毒液停止循环。这种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利用消毒液对患者进行消毒,消毒液在液体循环装置和控制器的作用下自动运行,与
技术介绍
中人工换取消毒巾的过程相比,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采血效率,而且消毒液通过消毒过滤网进行消毒过滤,避免了交叉感染和卫生性较差的问题。同时,消毒液通过消毒过滤网进行消毒过滤后可重复使用,可持续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在隐藏支架、门形架、工作液箱的顶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中消毒过滤网的层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包括支架和控制器,该支架上有工作液箱1和储存液箱4,工作液箱1的高度高于存储液箱的高度,工作液箱1与存储液箱间有液膜流道2,液膜流道2呈顶部敞口的滑梯状,液膜流道2的上端与工作液箱1的内腔相连通,液膜流道2的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相连通,且液膜流道2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间设置有消毒过滤网3,工作液箱1与存储液箱间有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控制器呈电连接,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时,消毒液依次在存储液箱、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液箱1、液膜流道2和存储液箱间循环。所述液膜流道2有便于放置采血手臂的缓坡段2

2,该缓坡段2

2的倾斜角度为1
°
~2
°
,本实施例中缓坡段2

2的倾斜角度为1
°
。所述存储液箱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消毒过滤网3覆盖在储液箱的敞口上,所述缓坡段2

2的下端位于储液箱的正上方,且缓坡段2

2的下端有向下弯折的导流段2

1。所述缓坡段2

2的上端连接有陡坡段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控制器,该支架上有工作液箱(1)和储存液箱(4),工作液箱(1)的高度高于存储液箱的高度,工作液箱(1)与存储液箱间有液膜流道(2),液膜流道(2)呈顶部敞口的滑梯状,液膜流道(2)的上端与工作液箱(1)的内腔相连通,液膜流道(2)的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相连通,且液膜流道(2)下端与存储液箱的内腔间设置有消毒过滤网(3),工作液箱(1)与存储液箱间有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控制器呈电连接,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时,消毒液依次在存储液箱、液体循环装置、工作液箱(1)、液膜流道(2)和存储液箱间循环;所述液膜流道(2)有便于放置采血手臂的缓坡段(2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段(2

2)两侧的支架上有门形框(12),门形框(12)的横部位于缓坡段(2

2)上方,门形框(12)的横部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8),红外传感器(8)与控制器呈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段(2

2)的倾斜角度为1
°
~2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膜流动的采血用自动消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液箱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消毒过滤网(3)覆盖在储液箱的敞口上,所述缓坡段(2

2)的下端位于储液箱的正上方,且缓坡段(2

2)的下端有向下弯折的导流段(2

1);所述缓坡段(2

2)的上端连接有陡坡段(2

3),陡坡段(2

3)的下端与缓坡段(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聪王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飞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