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45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设有分散盘、重组触媒、以及电池组。另外,若有使用多个重组触媒时,可增设一汇流器将重组触媒产生的氢气汇流输入电池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可将重组器与电池组予以整合,因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燃料电池系统体积、及充分利用热能,以达到节省原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燃料电池,尤指一种适用于减少燃料电池体积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高涨舆能源日渐短缺的影响,世界各国除了积极寻找替代新能源外,环境保护也是一大课题。在各式各样替代新能源中,最受瞩目的便是燃料电池,其主要原因是利用氢与氧的结合产生能量来发电,而最后生成物为水,大大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燃料电池快速获得世界各国青睐。但是,由于一般燃料电池的电池组易受一氧化碳的毒化而降低其效能,导致燃料电池需组设可除去一氧化碳的重组器,其中,重组器需进行五-六道化学反应以除去一氧化碳,而每一道化学反应将采用不同的触媒并占用一层重组器,因而使重组器的体积过于庞大,花费较高成本。再者,重组器的工作温度与电池组的工作温度两者相差甚-->远,所以使用者必须分别供热至重组器与电池组,以致于热能无法充分利用,而耗损于空气中,造成原物料的浪费。另外,重组器级数多、空间运用不当、水、热及电系统结合问题等,使得整个系统体积相当庞大,相对造成搬运与储存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具有热能可充分利用,且体积小和便于搬运及储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组设有一分散盘、至少一重组触媒、以及/电池组。分散盘组设有一入孔、至少一出孔、以及一中间通道。其中,分散盘的中间通道是连接入孔与至少一出孔,燃料是从入孔注入,再经由中间通道使燃料气化,并再经由至少一出孔输出。每一重组触媒包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进气孔是连通至分散盘上与其相对应的至少一出孔,进气孔并提供气化后燃料注入,出气孔是提供重组后燃料输出。电池组包括有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进气孔的第一进气口是连通至至少一重组器的出气孔,并提供重组后燃料注入,第二进气口是用以输入空气,第一出气口是用以排出电池组内部反应后的水,第二出气口是用以排除电池组内部反应后的气体。因此,本专利技术能整合重组器与电池组,可降低成本、减少燃料电池系统体积、及充分利用热能,以便节省原料。-->另外,当燃料电池系统有两个以上重组触媒时,可另外加装一汇流器。其中,汇流器包括至少二入口、以及一出口。汇流器入口的个数是分别对应连接到重组触媒的出气孔个数,入口用来输入重整后燃料,汇流器的出口是连接至电池组的第一进气口,出口是用以输出汇流后燃料。由增加上述的汇流器可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将多个重组触媒予以汇流,以便能更加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效能。此外,燃料电池系统更具有至少一散热片,其是组设于电池组上,由散热片可以调节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生的热。另外,燃料电池系统的分散盘与电池组可利用至少一螺栓来锁固,当然也可以透过卡合、胶合、夹合、或其他固定的方法予以固定,由此可以使分散盘与电池组紧紧结合。同样地,燃料电池系统的至少一重组器与电池组也可利用至少一螺丝锁固,当然也可以透过卡合、胶合、夹合、或其他固定的方法予以固定,由此可以使重组触媒与电池组紧紧结合。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围。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照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围,并请一并参照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与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燃料电泡系统,具有一分散盘12(distributor)、一重组触媒14(catalyst for reforming reaction)、以及一电池组16(STACK)。本实施例中,分散盘12组设有一入孔122、一出孔124、以及一中间通道128。其中,分散盘12的中间通道128是连接入孔122、及出孔124。燃料是从入孔122注入,再经由中问通道128使燃料气化,并再经由出孔124输出。另外,分散盘12是透过四个螺栓126锁固于电池组16,使分散盘12得以紧紧结合于电池组16。此外,重组器14组设有一进气孔142、及一出气孔144。重组器14的进气孔142是连通至分散盘12上的出孔124,进气孔142并提供气化后燃料注入,出气孔144则是提供重组后氢气(H2)输出。另外,重组器14也是利用四个螺丝146锁固于电泡组16,使重组器14得以-->紧紧结合于电池组16上。再者,电池组16具有一第一进气口162、一第二进气口164、一第一出气口166、以及一第二出气口168。电池组16的第一进气口162是连通到重组器14的出气孔144,并提供重组器14重组后的氢气注入,第二进气口164是用以输入空气,第一出气口166是用来排出电池组16内部反应后的水,第二出气口168则是用以排除电池组16内部反应后的气体。因此,由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能整合重组触媒14与电池组16,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燃料电池系统体积、及充分利用热能,节省原料。请再参照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大致上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重组触媒24的个数。由图4中明显可见,重组触媒24的个数增加为四个,因此本实施例更增设一汇流器28(convergingchamber)。其中,汇流器28包括四个入口282、及一出口284。汇流器28的四个入口282是分别对应连接至四个重组触媒24的出气孔244,四个入口282是用来输入重整后燃料。汇流器28的出口284连接至电池组26的第一进气口262,出口284则是用来输出汇流后燃料。请注意,分散盘12的出孔124也必须增加到四个,用以对应四个重组触媒24的四个进气孔142。由增加上述的汇流器28可提供燃料电泡系统将多个重组触媒24予以汇流,以便能更加-->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效能。另外,本专利技术更具有四片散热片30,其是组设于电池组16上,由四片散热片30可以调节燃料电池系统所产生的热。图4中明显可见,四月散热片30都是透过螺柱302予以锁合。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专利技术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散盘,包括一入孔、至少一出孔、以及一中间通道,其中,该中间通道是连接该入孔、及该至少一出孔,该入孔是提供一燃料注入,再经由该中间通道使该燃料气化,并再经由该至少一出孔输出;至少一重组触 媒,每一重组触媒包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该进气孔是连通至该分散盘上与其相对应的该至少一出孔,该进气孔并提供该气化后燃料注入,该出气孔是提供一重组后燃料输出;以及一电池组,包括有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 气口,该第一进气口是连通至该至少一重组器的该出气孔,并提供该重组后燃料注入,该第二进气口是用以输入空气,该第一出气口是用以排出该电池组内部反应后的水,该第二出气口是用以排除该电池组内部反应后的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分散盘,包括一入孔、至少一出孔、以及一中间通道,其中,该中间通道是连接该入孔、及该至少一出孔,该入孔是提供一燃料注入,再经由该中间通道使该燃料气化,并再经由该至少一出孔输出;至少一重组触媒,每一重组触媒包括一进气孔、及一出气孔,该进气孔是连通至该分散盘上与其相对应的该至少一出孔,该进气孔并提供该气化后燃料注入,该出气孔是提供一重组后燃料输出;以及一电池组,包括有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二进气口、一第一出气口、以及一第二出气口,该第一进气口是连通至该至少一重组器的该出气孔,并提供该重组后燃料注入,该第二进气口是用以输入空气,该第一出气口是用以排出该电池组内部反应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孙伟陈莹璞林明宪陈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