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4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制氢装置、输送管道和储氢装置,输送管道中设有输送泵,制氢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连接至时变发电设备,其中,时变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输送管道包括输氢干管和多个输氢支管,输送泵设于输氢干管中,输氢支管中设有第一电磁阀,储氢装置中设有用于监测储氢装置中容量的传感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第一继电器,各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入端,各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出端,触点分别连接至各第一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等优点。具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等优点。具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式电力调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发出和使用是同步的,所以需要多少电量,发电部门就必须同步发出多少电量。电力系统中的用电负荷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为了维持用功功率平衡,保持系统频率稳定,需要发电部门相应改变发电机的出力以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即电力调峰。
[0003]一些现有技术公开了利用氢能进行储能的方式,即当包括风能、太阳能等不可控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充裕时,将多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水等方式产生氢气,从而降低氢气制备的成本,也有利于普及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具体方式是让风能、太阳能等不可控清洁能源多余的发电量通过电网输送至制氢站,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氢消耗多余的电能。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会通过储氢装置进行存储,当一个储氢装置存满后,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关闭管道阀门,更换储氢装置后再打开管道阀门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并且为了保证安全,需要整个管道及其附件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通过设计多个储氢装置并联的方式,由第一继电器负责第一电磁阀的通断,当一个储氢装置装满需要更换时,其他储氢装置仍可接收电解产生的氢气,不会发生堵塞在管路中导致管路压力增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制氢装置、输送管道和储氢装置,所述输送管道中设有输送泵,所述制氢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连接至时变发电设备,其中,所述时变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输氢干管和多个输氢支管,所述输送泵设于输氢干管中,所述输氢支管中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氢装置中设有用于监测储氢装置中容量的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第一继电器,各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入端,各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出端,触点分别连接至各第一电磁阀。
[0007]所述制氢装置为电解制氢装置。
[0008]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加氢反应器、储氢罐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氢罐连接至反应器的输出端,所述加氢反应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对应输氢支管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储能介质供应源,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加氢反应器和储氢罐之间,所述传感器为液位传感器。
[0009]连接加氢反应器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稳压罐。
[0010]连接加氢反应器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冷冻机。
[0011]连接加氢反应器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动力泵。
[0012]所述储氢罐内设有用于将罐体分隔为两个隔间的弹性隔膜。
[0013]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压缩机和高压罐,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至对应输氢支管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至高压罐。
[0014]所述输氢干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0015]所述输氢支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设计多个储氢装置并联的方式,由第一继电器负责第一电磁阀的通断,当一个储氢装置装满需要更换时,其他储氢装置仍可接收电解产生的氢气,不会发生堵塞在管路中导致管路压力增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0018]2)通过储氢材料进行储氢,后续的运输过程更加安全。
[0019]3)稳压罐的存在可以提高第二电磁阀关断时的系统管路压力缓冲,提高安全性。
[0020]4)储氢罐内设有用于将罐体分隔为两个隔间的弹性隔膜,便于后续脱氢过程的效率的提高。
[0021]5)采样高压液化的方式,无需脱氢过程,在用户侧用氢时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下储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0024]图3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控制器的接线示意图;
[0025]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控制器的接线示意图;
[0026]其中:1、制氢装置,2、输送泵,3、第一电磁阀,4、储氢装置,5、控制器,41、传感器,42、加氢反应器,43、稳压罐,44、动力泵,45、第二电磁阀,46、储氢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8]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制氢装置1、输送管道和储氢装置4,输送管道中设有输送泵2,制氢装置1的电能输入端连接至时变发电设备,其中,时变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输送管道包括输氢干管和多个输氢支管,输送泵2设于输氢干管中,输氢支管中设有第一电磁阀3,储氢装置4中设有用于监测储氢装置4中容量的传感器41,系统还包括控制器5和多个第一继电器,各传感器41分别连接至控制器5的各信号输入端,各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分别连接至控制器5的各信号输出端,触点分别连接至各第一电磁阀3。
[0029]通过设计多个储氢装置4并联的方式,由第一继电器负责第一电磁阀3的通断,当一个储氢装置4装满需要更换时,其他储氢装置4仍可接收电解产生的氢气,不会发生堵塞在管路中导致管路压力增加,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0030]本实施例中,制氢装置1为电解制氢装置1,具体为电解水产生氢气,生成的氢气在输送泵2的作用下先经过输氢干管,然后分叉进入各输氢支管,正常情况下,当储氢装置4正常接收氢气时,传感器41输出为低电平,控制器5接收到该低电平,对应输出引脚输出为低电平,第一继电器的常闭端闭合,由于是常闭端接入线路,因此对应第一电磁阀3开启,各输氢支管都正常为对应的储氢装置4供应氢气。当某一个储氢装置4装满后,对应传感器41输出为高电平,控制器5接收到该高电平,对应输出引脚输出为高电平,第一继电器的常闭端断开,由于是常闭端接入线路,因此对应第一电磁阀3关闭,此时,其他的输氢支管仍旧正常工作。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氢装置4包括加氢反应器42、储氢罐46和第二电磁阀45,储氢罐46连接至反应器的输出端,加氢反应器4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对应输氢支管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储能介质供应源,第二电磁阀45设于加氢反应器42和储氢罐46之间,传感器41为液位传感器,其中,在加氢反应器42之前也可以设置有稳压罐43。连接加氢反应器42和第二电磁阀4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稳压罐43、冷冻机和动力泵44。其对应的控制器5的接线如图3所示。
[0032]控制器5的三个信号输入端I1.0、I1.1和I1.2分别连接至三个液位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中,O1.0、O1.1和O1.2连接至三个第一继电器的线圈,O2.0、O2.1和O2.2连接至三个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制氢装置、输送管道和储氢装置,所述输送管道中设有输送泵,所述制氢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连接至时变发电设备,其中,所述时变发电设备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输氢干管和多个输氢支管,所述输送泵设于输氢干管中,所述输氢支管中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氢装置中设有用于监测储氢装置中容量的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第一继电器,各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入端,各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各信号输出端,触点分别连接至各第一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装置为电解制氢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调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加氢反应器、储氢罐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氢罐连接至反应器的输出端,所述加氢反应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对应输氢支管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储能介质供应源,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加氢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真程凡刘婧杜凤青潘爱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