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24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4
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包括总框架、垂直提升机、熔炼炉组件、小车组件、投料对接机构、负压除尘机构和物料输送机构;总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层底板和二层底板;垂直提升机位于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之间;熔炼炉组件包括倾翻平台、熔炼炉和翻转液压缸;小车组件包括导轨和小车;投料对接机构包括外漏斗、内漏斗和行吊;负压除尘机构包括电动推杆A、连接架、集尘罩和负压除尘器;物料输送机构包括支座、带式输送机A、下部顶升部件和上部牵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核废金属放射性去污流程,提高了熔炼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可较大程度上避免操作人员受到核辐射。操作人员受到核辐射。操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废金属处理
,特别是一种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核废金属,包括废旧设备、管道和结构组件等。据统计,单台百万千瓦机组一年产生的核废金属约为4t

5t。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运行的18个核电厂,共48个反应堆,累计产生的核废金属质量约为10000t。这些核废金属出路不明,目前集中贮存在核电厂内,不仅存在辐射风险和交叉污染风险,而且还因尺寸规格不一,不易收集,导致核电站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
[0003]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2年出版的技术文件《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和分离》中,首次提出“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概念。所述的“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是将放射性废物的数量和活度降低至可合理达到的水平,实现手段包含减少放射性源产生、预防核污染扩散、对核废料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优化核废料管理等,从而达到降低核废料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核废料处置成本的目的。
[0004]针对核废金属进行放射性去污是满足“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可行思路,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数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放射性废物的储存量和储存成本。
[0005]具体的放射性去污流程包含表面喷丸去污和熔炼去污两大步骤。表面喷丸去污可有效剥离核废金属表面的污渍、锈迹和放射性物质层,起到放射性去污的效果。熔炼去污可使核废金属内部留存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出来,高温会使一部分易挥发的放射性核素直接变成气溶胶挥发,另外一部分放射性核素则会沉积在熔炼产生的炉渣中,将熔炼过程中挥发出的气体和产生的炉渣进行收集,起到放射性去污的效果。
[0006]但是现有的熔炼系统却不适用于核废金属的放射性去污流程,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上料过程为人工上料,在待熔炼的金属为核废金属的前提下,对操作人员具有放射性损伤,且劳动强度大;2、核废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放射性的气溶胶,气溶胶的挥发会对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产生吸入式损害;3、在热炉投料过程中,钢水可能会从熔炼炉的投料口飞溅出来,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在核废金属的放射性去污流程中,提高熔炼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尽量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核辐射,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它应用于核废金属放射性去污的熔炼流程中,提高了熔炼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可较大程度上避免操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包括总框架、垂直提升机、熔炼炉组件、小车组件、投料对接机构、负压除尘机构和物料输送机构;
总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层底板和二层底板,一层底板与二层底板之间为一层空间,二层底板上端为二层空间,二层底板上设有连通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的连通口;垂直提升机固定安装在总框架上,并位于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之间,其下端设有连通至一层空间的物料入口,上端设有连通至二层空间的物料出口;熔炼炉组件包括倾翻平台、熔炼炉和翻转液压缸;倾翻平台铰接安装在二层底板的连通口处,并绕铰接处做竖直平面的转动;熔炼炉内部设有熔炼腔,熔炼炉上端设有连通至熔炼腔的投料口和连通至投料口的引流槽,熔炼炉在外壁上端与倾翻平台固定连接,并位于二层底板的连通口处,并位于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之间;翻转液压缸设置在一层底板与熔炼炉之间,其下端铰接在一层底板上,上端与倾翻平台的下表面铰接,其用于驱动倾翻平台绕其铰接处转动,进而带动熔炼炉转动,使熔炼炉在工作状态与倒料状态之间转换;熔炼炉在工作状态下呈竖直姿态,投料口竖直朝上;熔炼炉在倒料状态下呈倾斜姿态,熔炼腔中的液体可通过投料口和引流槽倒出;小车组件包括导轨和小车;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导轨相互平行布置固定安装在二层底板上,并分布在熔炼炉的投料口的两侧;两条导轨均垂直于熔炼炉的引流槽布置,其中一条导轨相对靠近引流槽,另一条导轨相对远离引流槽;小车包括车体和电动轮;车体上设有镂空孔A和镂空孔B;电动轮安装在车体下端;小车通过电动轮活动安装在两条导轨上;投料对接机构包括外漏斗、内漏斗和行吊;外漏斗固定安装在车体的镂空孔A中,并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内漏斗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并与外漏斗的内孔形状吻合,其上端设有用于对接行吊的挂耳;行吊安装在二层空间内,其用于控制内漏斗移动,进而使内漏斗与外漏斗对接或分离;当内漏斗与外漏斗对接时,内漏斗的下端口通过熔炼炉的投料口伸入熔炼炉的熔炼腔中;负压除尘机构包括集尘罩和负压除尘器;集尘罩安装在小车上,并位于小车的镂空孔B中;集尘罩内部设有气路通道,气路通道在集尘罩的两端分别形成集尘口和排尘口,集尘罩位于小车的镂空孔B中,其上的排尘口和集尘口分别位于镂空孔B的上端和下端;负压除尘器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负压除尘器内部设有滤芯,负压除尘器的进气口与集尘罩的排尘口通过气管连接;物料输送机构包括支座、带式输送机A和上部牵拉组件;支座固定安装在二层空间内;带式输送机A铰接在支座上,并绕铰接处座竖直平面的转动,进而在输送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转换;输送状态下,其用于将垂直提升机排出的物料输送至熔炼炉内,避让状态下,其避开内漏斗的升降移动路径、熔炼炉的翻转路径和倾翻平台的翻转路径;上部牵拉组件与带式输送机A关联,以驱动带式输送机A绕其铰接处转动;小车沿导轨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小车处在第一位置时,外漏斗的下端口与处在工作状态的熔炼炉的投料口上下正对;当小车处在第二位置时,集尘罩的下端口与处在工作状态的熔炼炉的投料口上下正对;当小车处在第三位置时,小车与倾翻平台的转动路径上下错开;仅当小车处于第一位置时,外漏斗与内漏斗可进行对接或分离。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物料输送机构还包括下部支承部件;下部支承部件设置在二层底板与架体A之间,其上端与架体A的第二铰接处铰接,其下端悬空,其随着带式
输送机A的转动始终保持竖直;当带式输送机A处在输送状态时,下部支承部件的下端与二层底板相抵,从而为带式输送机A提供支承。
[0010]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带式输送机A包括架体A和安装在架体A上的输送带A;带式输送机A沿输送带A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端A和排料端A;架体A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铰接处、第二铰接处和第三铰接处,架体A通过第一铰接处铰接安装在支座上,带式输送机A绕第一铰接处的转动路径位于竖直平面内;上部牵拉组件包括连接架、钢缆和卷扬机;连接架下端铰接在架体A的第三铰接处上;钢缆下端与连接架的上端连接,钢缆上端绕设在卷扬机上;卷扬机固定安装在支座上,卷扬机通过收放钢缆驱动带式输送机A绕第一铰接处转动,进而使带式输送机A在输送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转换,带式输送机A在输送状态下,其进料端A紧邻并正对垂直提升机的物料出口,排料端A位于熔炼炉的投料口的正上方,以实现物料的输送;带式输送机A在避让状态下,其避开内漏斗的升降移动路径、熔炼炉的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其特征是:包括总框架、垂直提升机、熔炼炉组件、小车组件、投料对接机构、负压除尘机构和物料输送机构;总框架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层底板和二层底板,一层底板与二层底板之间为一层空间,二层底板上端为二层空间,二层底板上设有连通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的连通口;垂直提升机固定安装在总框架上,并位于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之间,其下端设有连通至一层空间的物料入口,上端设有连通至二层空间的物料出口;熔炼炉组件包括倾翻平台、熔炼炉和翻转液压缸;倾翻平台铰接安装在二层底板的连通口处,并绕铰接处做竖直平面的转动;熔炼炉内部设有熔炼腔,熔炼炉上端设有连通至熔炼腔的投料口和连通至投料口的引流槽,熔炼炉在外壁上端与倾翻平台固定连接,并位于二层底板的连通口处,并位于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之间;翻转液压缸设置在一层底板与熔炼炉之间,其下端铰接在一层底板上,上端与倾翻平台的下表面铰接,其用于驱动倾翻平台绕其铰接处转动,进而带动熔炼炉转动,使熔炼炉在工作状态与倒料状态之间转换;熔炼炉在工作状态下呈竖直姿态,投料口竖直朝上;熔炼炉在倒料状态下呈倾斜姿态,熔炼腔中的液体可通过投料口和引流槽倒出;小车组件包括导轨和小车;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导轨相互平行布置固定安装在二层底板上,并分布在熔炼炉的投料口的两侧;两条导轨均垂直于熔炼炉的引流槽布置,其中一条导轨相对靠近引流槽,另一条导轨相对远离引流槽;小车包括车体和电动轮;车体上设有镂空孔A和镂空孔B;电动轮安装在车体下端;小车通过电动轮活动安装在两条导轨上;投料对接机构包括外漏斗、内漏斗和行吊;外漏斗固定安装在车体的镂空孔A中,并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内漏斗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并与外漏斗的内孔形状吻合,其上端设有用于对接行吊的挂耳;行吊安装在二层空间内,其用于控制内漏斗移动,进而使内漏斗与外漏斗对接或分离;当内漏斗与外漏斗对接时,内漏斗的下端口通过熔炼炉的投料口伸入熔炼炉的熔炼腔中;负压除尘机构包括集尘罩和负压除尘器;集尘罩安装在小车上,并位于小车的镂空孔B中;集尘罩内部设有气路通道,气路通道在集尘罩的两端分别形成集尘口和排尘口,集尘罩位于小车的镂空孔B中,其上的排尘口和集尘口分别位于镂空孔B的上端和下端;负压除尘器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负压除尘器内部设有滤芯,负压除尘器的进气口与集尘罩的排尘口通过气管连接;物料输送机构包括支座、带式输送机A和上部牵拉组件;支座固定安装在二层空间内;带式输送机A铰接在支座上,并绕铰接处座竖直平面的转动,进而在输送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转换;输送状态下,其用于将垂直提升机排出的物料输送至熔炼炉内,避让状态下,其避开内漏斗的升降移动路径、熔炼炉的翻转路径和倾翻平台的翻转路径;上部牵拉组件与带式输送机A关联,以驱动带式输送机A绕其铰接处转动;小车沿导轨的移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小车处在第一位置时,外漏斗的下端口与处在工作状态的熔炼炉的投料口上下正对;当小车处在第二位置时,集尘罩的下端口与处在工作状态的熔炼炉的投料口上下正对;当小车处在第三位置时,小车与倾翻平台的转动路径上下错开;仅当小车处于第一位置时,外漏斗与内漏斗可进行对接或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其特征是:物料输送机构还包括
下部支承部件;下部支承部件设置在二层底板与架体A之间,其上端与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林招观荣黄灿裕左喆文雷洁珩雷泽勇邓健雷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