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11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所述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是由多个纺织单元组成,纺织单元由表经、里经、中间层和表纬、里纬、中间层,将表、中层和中、里层连接在一起,交错编织而构成三幅织物,表层、里层有两种不同组织元素分别透过中间层实现表层两种组织与里层互换,形成表里两面不同组织构成不同层次的螺旋状态;纱线采用低捻系数纱线,布面蓬松、柔软、坚牢耐用、立体感极好,制作成衣贴身穿着透气和舒适,可用作保暖性能极好衣物以及装饰品。装饰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
,具体涉及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休闲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美观性,而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健康性。基于此需求,双层以及多层面料逐渐流行起来。但由于多层织物结构复杂,织造难度大等原因,当前市场的多层织物多是结构相对简单,变化不多的接结组织。另外,由于多层面料需要的纱线根数多,但受织机总经根数限制,市场上的多层面料一般单层纱线密度比较小,面料软塌无形,而且面料容易滑脱勾线。市场上也有一种多层面料通过减少面料层数,增大单层纱线密度的方法改善以上问题,但是面料透气性差,体感硬挺,服用性能差。
[0003]CN107142587A公开了一种高档舒适性双层表里换层服用织物的生产工艺,络筒工序采用“中速度、降毛羽、除结杂”的工艺原则;在整浆工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三均匀、小伸长、降毛羽、兼顾浸透和被覆防”的生产工艺;在织造时采用“中张力、中车速、早开口、高后梁的”工艺原则。该专利申请着重从络整、织造工艺条件来实现双层表里换层,组织花型相对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所述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是由多个纺织单元组成,纺织单元由表经、里经、中间层和表纬、里纬、中间层,将表、中层和中、里层连接在一起,交错编织而构成三幅织物,表层、里层有两种不同组织元素分别透过中间层实现表层两种组织与里层互换,形成表里两面不同组织构成不同层次的螺旋状态;纱线采用低捻系数纱线,布面蓬松、柔软、坚牢耐用、立体感极好,制作成衣贴身穿着透气和舒适,可用作保暖性能极好衣物以及装饰品。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0006](1)纱线设计
[0007]要求面料所用纱线使用低捻系数,纱线捻系数295

320;纺纱方式为精梳环锭纺;不同层纱线使用高支纱与低支纱搭配组成,要求上下表层使用高支低捻纱线,中间层使用高支纱线或粗支纱线,其特征在于通过该搭配方式可以保证面料手感柔软蓬松,中间层纱线强力高,保持面料稳定性;粗支纱更可撑起多层面料间距,增加面料蓬松感及透气性。
[0008](2)紧度设计
[0009]不同层的紧度如下:
[0010][0011]此紧度范围特征在于为保持面料蓬松手感,紧度过高织造工艺难度大,且面料手感粗糙;面料紧度过小,将会出现面料滑脱,面料服用性能差。
[0012](3)组织结构设计
[0013]组织上下表层分别采用缎纹横条与平纹横条互换,中间层组织采用平纹,再通过不同纱层不同组织交替变换形成接结点和表里换层效果;排列比同比例排列例如1:1:1或双倍比例排列例如2:1:2、1:2:1,表里两层可以设定不同底部组织。此组织的可实现上下表、里层组织交叉互换,形成特殊的花型纹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表里面料交叉,面料织物组织结构牢固;上下交叉过程中能够增加纱线屈曲程度,面料手感柔软;表里层换层互换形成接结点纹路,开阔了双层及多层花型的成型方式,比单独的接结点双层花型效果好。
[0014](4)整经工艺
[0015]使用瑞士生产的贝宁格整经机。上下表层经纱车速700
±
50米/分,压纱棍压力3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15毫米;中间层经纱车速在600
±
50米/分,压纱棍压力2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50毫米。
[0016](5)纱浆工艺
[0017]浆纱机选用日本丰田生产的津田驹浆纱机。上下表层纱线退绕张力30N,喂入张力

0.3/

0.3,湿区张力0

0.3/0

0.3,卷取张力150N,车速≦45米/分,主压浆力2N,预压浆力13N,浆液含固量11%,粘度10S,浆槽温度90℃,主烘温度80℃;中间层退绕张力40N,喂入张力

0.4/

0.4,湿区张力0

0.4/0

0.4,卷取张力120N,车速≦40米/分,主压浆力3N,预压浆力15N,浆液含固量12%,粘度11S,浆槽温度95℃,主烘温度85℃。伸缩筘共850个筘齿(17片
×
50个),左侧留出37个筘齿不用,右侧留出38个筘齿不用,自左侧第44个筘齿摆第一根上层经纱,然后再隔1个筘齿摆中间层经纱,隔4个摆一根,再隔1个筘齿摆下层经纱,以此循环。
[0018](6)织造设计
[0019]使用比利时生产的毕佳诺剑杆织机织造,采用双织轴。每筘齿穿入数等于上下层及中间层经排列比之和,或是其整数倍。确定多层表里换层组织的循环数,与织物尺寸、成品经纬密、基础组织以及上层组织、中间层组织、下层组织排列比例有关。织物的经纬纱根数应是表、中、里组织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倍数,成品经纬密是指表、中、里合并在一起的密度。织机后梁高2
±
0.5mm,后梁深6
±
0.5mm,停经架高3

2格,停经架深

2~

3格,上轴张力2800N~3000N,下轴张力3500N~4000N,开口时间331~321度。总经根数9000~12000根,使用60/英寸以下钢筘,上机筘幅为174~180cm,左右边组织穿综采用6上6下双经循环12次2片综框的穿法。布身纹钉排法上层表组织1,在织第一纬时,织入表层和里层的经浮
点,即上层表纬;在织第二纬时,织入所有表层经纱,织入中间层的纬纱形成布的中间层,中间层为两层时织入两纬;在织第三或四纬时,提起所有表层经纱和里层的经浮点,织入纬纱形成布的下层表纬,以此循环层数的N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换另一种组织电子纹板,此时更换另一种组织与下层组织交织即上层表组织2,(上层表组织可更换为除平纹外的其他组织)。通过穿综循环与起综循环的配合,实现经纬纱上下两层平纹与其他组织浮长交替变化和规律性变化,最终制成多层表里不同的两种组织相互交替且正反不同的横向超柔织物。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专利技术是在多层组织的基础上采用表里换层织法,同时使用低捻系数纱线,丰富了织物风格,同时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而结构稳定,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而质地柔软,增加织物的厚度而表面密致,能够达到常规多层织物无法达到的性能和特征。此方法制得的多层面料兼具舒适性、新颖性、环保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A:三层布分解后的组织规律图(1

6)1表示上层表组织平纹的图解、2表示中间层组织的图解、3表示下层表组织缎纹的图解、4表示上层表组织换层平纹的图解、5表示中间层换层组织的图解、6表示下层表组织换层缎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纱线设计面料所用纱线捻系数295

320;不同层纱线使用高支纱与低支纱搭配组成,上下表层使用高支低捻纱线,中间层使用高支纱线或粗支纱线;(2)紧度设计不同层的紧度如下:(3)组织结构设计组织上下表层分别采用缎纹横条与平纹横条互换,中间层组织采用平纹,再通过不同纱层不同组织交替变换形成接结点和表里换层效果;(4)整经工艺上下表层经纱车速700
±
50米/分,压纱棍压力3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15毫米;中间层经纱车速在600
±
50米/分,压纱棍压力240分,预张力器运行位置50毫米;(5)浆纱工艺上下表层纱线退绕张力30N,喂入张力

0.3/

0.3,主压浆力2N,预压浆力13N,浆液含固量11%,粘度10S,浆槽温度90℃,主烘温度80℃;中间层退绕张力40N,喂入张力

0.4/

0.4,主压浆力3N,预压浆力15N,浆液含固量12%,粘度11S,浆槽温度95℃,主烘温度85℃;(6)织造设计每筘齿穿入数等于上下层及中间层经排列比之和,或是其整数倍,织物的经纬纱根数是表、中、里组织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倍数,织机后梁高2
±
0.5mm,后梁深6
±
0.5mm,上轴张力2800N~3000N,下轴张力3500N~4000N,开口时间331~321度,左右边组织穿综采用6上6下双经循环12次2片综框的穿法,在织第一纬时,织入表层和里层的经浮点;在织第二纬时,织入所有表层经纱,织入中间层的纬纱形成布的中间层,中间层为两层时织入两纬;在织第三或四纬时,提起所有表层经纱和里层的经浮点,织入纬纱形成布的下层表纬,以此循环,用同样的方法再换另一种组织电子纹板,此时更换另一种组织与下层组织交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纺纱方式为精梳环锭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使用贝宁格整经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浆纱机选用津田驹浆纱机。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5)中,上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庆龙齐元章苏红升信英艳王梁梁张瑞瑞辛玉洁刘桂杰
申请(专利权)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