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11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原液着色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烧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液着色面料的生产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原液着色面料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就赋予纤维各种颜色,因此,在染整过程中省去了染色环节,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环保型生产方式,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厂商和客户的认可,发展潜力巨大。
[0003]但在色母粒造粒过程中,由于切片和色母粒混合不匀、造粒机的喷丝孔频繁开停,影响色母粒的色度均匀;或者计量孔磨损,造成色母粒经过计量盘后下落不匀,产生色差;或者在生产同一批产品时,由于原料波动或工艺设计不合理,导致纤维结果变化,引起色差。抑或在纺纱过程中,绕纱时间和捻系数差异等,均对纤维和纤维集合体色差产生较大影响。
[0004]因此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原液着色面料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边中色差及色光不一致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面料品质。由于染色环节在纱线生产过程中已完结,在染整环节缺失,因此,无法有效的控制面料边中边左右色差的问题。
[0005]所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急需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在提高原液着色面料毛效、减小织物左中右吸湿性能差异的基础上,对面料边中色光进行二次调整,彻底解决成品面料左右色差、色光偏向问题,同时提高面料移染、皂洗牢度。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烧毛

退浆

轻氧漂

液氨

调色光。
[0008]其中:
[0009]所述的烧毛工艺为:车速80

100m/min,透烧,火焰强度10

20mbar。
[0010]所述的退浆工艺为:退浆酶:4

8g/L,渗透剂:2

5g/L,萃取剂:4

8g/L,精炼酶2

5g/L,车速:70

80m/min,蒸箱温度:90

100℃;汽蒸时间:15

20min。
[0011]所述的轻氧漂工序,工作液包括:烧碱1

3g/L、27.5%双氧水3

6g/L、渗透精炼剂5

10g/L、稳定剂5

10g/L、螯合剂3

6g/L,余量为水。
[0012]所述的轻氧漂步骤工艺条件:将工作液加入轧槽内,浸轧原液着色面料,带液率控制在55

65%,然后升温到98

100℃,汽蒸2

5分钟,再依次水洗、烘干。
[0013]汽蒸为在充满饱和蒸汽的辊床式汽蒸箱内汽蒸,轧槽的容积为30

50L。
[0014]渗透精炼剂为烷基聚乙二醇醚混合物EPD

C。螯合剂为磷酸盐衍生物SQ

A。稳定剂为OUR

266。
[0015]烷基聚乙二醇醚混合物EPD

C为科凯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磷酸盐衍生物SQ

A为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OUR

266为南通奥尔工贸有限公司生产。
[0016]所述的液氨工序,车速50

60m/min,一浸一轧,轧余率60

80%,压榨装置压力0.2

0.5MPa,处理室温度60

70℃,汽蒸室温度100

120℃,水洗槽温度50

60℃,水洗槽溢流量300

600L/h。
[0017]所述的调色光工序,工作液包括:渗透剂4

8g/L、粘合剂2

5g/L、涂料0.005

0.05g/L、柔软剂20

40g/L。
[0018]所述的调色光工序,工艺条件为:拉幅机2浸2轧,轧余率65

75%,车速50

70m/min,烘房温度110

130℃,上风量为80

90%,下风量为70

80%,排风为40

60%。
[0019]粘合剂为醋酸乙烯均聚物MB,昂高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0020]涂料为艳蓝色酞菁铜颜料CEO、大红色偶氮颜料R

N或黄色偶氮颜料T

C中的一种或几种,三者可根据需要拼色,均为昂高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0021]柔软剂为自交联型聚醚聚氨酯Transtex FUN 6220,厂家: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0022]具体地,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3](1)烧毛:车速80

100m/min,透烧,火焰强度10

20mbar;
[0024](2)退浆:退浆酶:4

8g/L,渗透剂:2

5g/L,萃取剂:4

8g/L,精炼酶2

5g/L,车速:70

80m/min,蒸箱温度:90

100℃;汽蒸时间:15

20min;
[0025](3)轻氧漂:工作液为烧碱1

3g/L、27.5%双氧水3

6g/L、渗透精炼剂5

10g/L、稳定剂5

10g/L、螯合剂3

6g/L,余量为水。然后将工作液加入轧槽内,浸轧原液着色面料,带液率控制在55

65%,升温到98

100℃,汽蒸2

5分钟,再依次水洗、烘干。
[0026](4)液氨:车速50

60m/min,一浸一轧,轧余率60

80%,压榨装置压力0.2

0.5MPa,处理室温度60

70℃,汽蒸室温度100

120℃,水洗槽温度50

60℃,水洗槽溢流量300

600L/h。
[0027](5)调色光:工作液包括:渗透剂4

8g/L、粘合剂2

5g/L、涂料0.005

0.05g/L,柔软剂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烧毛

退浆

轻氧漂

液氨

调色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轻氧漂工序,工作液包括:烧碱1

3g/L、27.5%双氧水3

6g/L、渗透精炼剂5

10g/L、稳定剂5

10g/L、螯合剂3

6g/L,余量为水;蒸箱温度90

100℃,汽蒸时间2

5min,再依次水洗、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渗透精炼剂为烷基聚乙二醇醚混合物EPD

C。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螯合剂为磷酸盐衍生物SQ

A。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OUR

26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原液着色面料左右色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液氨工序,车速50

60m/min,一浸一轧,轧余率60

80%,压榨装置压力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秋生李鑫徐晓坤宋琳葛秋芬苗大刚王桂艳
申请(专利权)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