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下肢治疗
,具体为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神经内科疾病有些倾向于内科治疗,也就是以神内治疗为主,有些要神外的介入,进行综合治疗。
[0003]在一些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治疗手术后,需要进行恢复锻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目前并没有专用的辅助康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具备能实现自动式以及被动式训练,无需患者下床,躺在床上就可进行训练,训练时还有按摩功能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踩踏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包括机箱(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0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09),所述支撑轴(09)上固定连接有踩踏杆(02),所述踩踏杆(02)上转动连接有气筒(03),所述气筒(0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腿部的安抚盒(04),所述安抚盒(04)内转动连接有转轴(37),所述转轴(3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可以进行按摩的凸轮(36),所述踩踏杆(02)对称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轴(09)的两端且其中一个位于最上端时另一个位于最下端,还包括可以驱动转轴(37)转动的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01)内还设有用于进行气压按摩的安抚装置,所述安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01)内壁的限位架(15),所述限位架(15)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摩擦筒(16),所述摩擦筒(16)内转动连接有转筒(22),所述摩擦筒(16)内壁固定连接与导轨柱(30),所述转筒(22)上开设有可使导轨柱(30)沿着转筒(22)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导轨槽(29),所述转筒(22)上开设有吸气口(23),所述摩擦筒(16)远离转筒(22)的一端连通有出气口(33),所述摩擦筒(16)靠近出气口(33)的一端设置有可以向出气口(33)内进气的单向阀(32),所述出气口(33)远离摩擦筒(16)的一端连通并转动连接有连通管(13),机箱(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固定连接连通管(13)所述连通管(13)的下端连通有转动套(28),所述转动套(28)与踩踏杆(02)连通且踩踏杆(02)转动连接在转动套(28)内,所述踩踏杆(02)位于气筒(03)内的一端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安抚盒(04)内设置有气囊(35),所述气囊(35)和安抚盒(04)形成有气腔,所述气筒(03)与气腔连通,所述安抚装置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在两个踩踏杆(02)上,且两个转筒(22)之间转动连接且不连通,所述安抚装置还包括可以根据腿部运动状态进行间歇性驱动安抚装置运动的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限位滑动在转筒(22)上的齿轮二(24),两个所述转筒(22)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二(24)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支撑轴(09)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7),所述连接杆(27)上远离支撑轴(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以推动靠近自身一侧的齿轮二(24)与负重轮(20)啮合的拨块(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安抚功能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01)上还设置有负重装置,所述负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