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8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可以减少整体体积的真空吸尘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包括由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一侧部上分离并聚集流向内部的空气中异物的集尘装置;内置于吸尘器本体另一侧部的排气罩;其轴向在水平方的状态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的电机-风扇组件构成。真空吸尘器由于体积减少,所以在搬运或者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的,更详细地说,是有关根据电机驱动吸入含有灰尘等异物的空气,并从吸入空气中分离出异物的真空吸尘器。
技术介绍
一般,真空吸尘器分为袋式真空吸尘器和气旋式真空吸尘器,袋式真空吸尘器在空气流动路上配备可通气的灰尘袋来从流动空气中分离灰尘,气旋式真空吸尘器利用空气和灰尘的离心力差异来分离出灰尘。最近为了提高集尘性能和容易排出聚集灰尘的方便性主要使用具有气旋式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为了增加灰尘聚集容量以及提高灰尘分离性能,真空吸尘器的体积逐渐增大,但是由于真空吸尘器体积增大,所以在搬运或使用吸尘器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减小整体体积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真空吸尘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理或替换为强制流动空气的电机-风扇组件时容易的真空吸尘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由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一侧部上分离并聚集流向内部的空气中异物的集尘装置;内置于吸尘器本体另一侧部的排气罩;其轴向在水平方的状态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的电机-风扇组件;排气罩包括收容电机-风扇组件的电机-风扇收容部;排气罩的电机-风扇收容部包括由上部形成有开口部的下部机壳;开闭下部机壳的开口部,并与下部机壳一起形成为收容电机-风扇组件的空间的外罩盖;外罩盖可以旋转的连接在下部机壳上;排气罩还包括由配备在下部机壳的开口部外围和外罩盖中的某一侧上防止空气泄漏或流入的停放部件;排气罩还包括排气腔和排气盖;排气腔具备在电机-风扇机壳和吸尘器本体侧面的本体排出口之间,并收容重新净化向吸尘器本体外部排出的空气的排气过滤器部;排气盖开闭排气腔的过滤器插入口,并防止排气过滤器部脱离出去;集尘装置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后方部,且排气罩在吸尘器本体的前方部内侧向左右方向上水平安装,吸尘器本体越向前方,其高度越低。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在向水平方向内置于吸尘器本体一侧部的排气罩里安装为强制流动空气的电机-风扇组件,且电机-风扇组件的轴向在水平方向,所以排气罩所占的高度最小化以及吸尘器本体的体积减小。由于吸尘器本体的体积减小,所以使用以及搬运真空吸尘器时非常方便。真空吸尘器由于收容电机-风扇组件的电机-风扇收容部的上部开放,所以在修理或者替换电机-风扇组件时非常容易。真空吸尘器由于在排气罩里配备为净化空气的过滤器部,所以从吸尘器本体重新排出的灰尘含量最小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尘器本体和集尘装置分离状态斜视图,图2是图1中集尘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图1中集尘装置的纵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分解斜视图,图5是图1中吸尘器本体实施例中分离出上部外壳的状态斜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本体上的排气罩平面图,图7是图6A-A线排气罩的剖面图。主要符号说明100吸尘器本体 200集尘装置300电机-风扇组件310电机室400排气罩 410电机-风扇收容部420排气腔 430吸入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在说明本实施例的时候,对于相同结构使用与现有技术同一名称以及同一符号,并在下面不再重复说明。结合图1及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本体和集尘装置分离状态斜视图,图2是图1中集尘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包括由沿着清扫地面移动的同时吸入含有异物的空气的吸嘴(未图示),与吸嘴分别配备的吸尘器本体100,相互连接吸嘴和吸尘器本体100的同时向吸尘器本体100引导从吸嘴吸入的空气的连接管(未图示)构成。在吸嘴的底面形成有指定大小的管嘴吸入口,利用内置于吸尘器本体100的吸入装置产生的吸力跟空气一起吸入地面上的异物。在吸尘器本体100的一侧部安装集尘装置200,从吸入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等异物后储存,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另一侧部内置为强制空气流动的电机-风扇组件。集尘装置200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后方部上可以拆装,但是不能限定于此。吸尘器本体100的前端上部具备为连接连接管的软管连接部110,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前端下部具备为了搬运吸尘器本体100而向吸尘器本体100前方上部弯曲形成的本体手把120。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后方两侧各自安装有可以旋转的轮子130,可以使吸尘器本体100在地面灵活移动,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底面前方部连接有为变换吸尘器本体100移动方向的旋转部件-小脚轮(未图示)。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后方部安装可以拆卸的集尘装置200,从流入其内部的空气中分离并聚集灰尘等异物。为此,在吸尘器本体100的后方部具有集尘装置安装部140,把集尘装置200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00后方。集尘装置安装部140具有与集尘装置200形状对应的指定大小的收容空间,且集尘装置安装部140的前面高度实际上与集尘装置200的高度相同。集尘装置200包括由从流动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等异物后聚集起来的指定形状集尘桶210构成。在集尘桶210一端,更详细地说,在集尘桶210上端具备可以开闭的盖部220。盖部220包括由固定在集尘桶210上部的集尘装置盖221,盖住集尘装置盖221上侧的上部盖222。上部盖222还包括由结合在集尘容器盖221上部的固定盖222a和结合在固定盖222a上侧保护固定盖的保护罩222b。集尘容器220具备为分离出灰尘等异物后聚集起来的1次集尘部和2次集尘部,且集尘桶210的底面由可以开闭的下部面板211构成。1次集尘部包括由1次灰尘分离部和1次灰尘储存部212构成,1次灰尘分离部是安装在集尘桶210内侧圆桶形状容器。2次集尘部设在1次集尘部的外围,并包括由分离出1次集尘部排出空气中异物的2次灰尘分离部和2次灰尘储存部213构成。1次灰尘分离部和2次灰尘分离部是各自以气旋方式分离出异物的1次气旋部214和多个小型2次气旋部215构成。1次气旋部214是下端开放的圆桶容器形状,其上部侧面形成有与软管连接部110连通的第1吸入口214a,1次气旋部214的顶部中央向上下方向贯通形成有第1排气口214b。第1吸入口214a向1次气旋部214内壁的切线方向引导通过连接管和软管连接部110流入的污染空气,使第1吸入口214a的流入空气沿着1次气旋部214内壁进行螺旋流动。在1次气旋部214的上部,与集尘装置210外壁一体形成的小型2次气旋部215在1次气旋部214上部周围向圆周方向排列在指定区域,且各2次气旋部215的上端比1次气旋部214上端高出指定高度。向1次气旋部214上端突出的各2次气旋部215侧面中,一部分是向上下方向切开,形成与第1排气口214b连通的第2吸入口215a。各2次气旋部215的上端开放而形成第2排气口215b。为了使通过第2吸入口215a流入2次气旋部215内部的空气沿着2次气旋部215内壁螺旋流动,第2吸入口215a向2次气旋部215的切线方向引导流入第1排气口214b侧的空气。在2次吸入口215a一侧外围一体形成有向1次排气口214b延长的切线方向导向叶片215c。2次气旋部215的下部是形成越向下侧其直径越小的圆锥形锥体部215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一侧部上分离并聚集流向内部的空气中异物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吸尘器本体另一侧部的排气罩;其轴向在水平方的状态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的电机-风扇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一侧部上分离并聚集流向内部的空气中异物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吸尘器本体另一侧部的排气罩;其轴向在水平方的状态安装在排气罩内部的电机-风扇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排气罩包括收容电机-风扇组件的电机-风扇收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排气罩的电机-风扇收容部包括由上部形成有开口部的下部机壳;开闭下部机壳的开口部,并与下部机壳一起形成为收容电机-风扇组件的空间的外罩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外罩盖可以旋转的连接在下部机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满泰金营浩政会吉黄正培朴敏崔宰豪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