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极片及极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21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极片及极组。所述多极耳极片包括:涂覆区,由箔材的部分区域涂覆预设介质而成;极耳,由箔材的部分区域形成,并设置于涂覆区沿宽度方向的一侧;涂覆区包括:无极耳段,设置为起始段;极耳段,其上设置有极耳,极耳段的数量为N段,沿涂覆区的长度方向,第一段极耳段与无极耳段连接,第N段极耳段与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极耳极片及极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极片及极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为解决传统圆柱18650/21700电池高内阻、低倍率以及较低容量的问题,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全极耳结构将逐渐成为所有国内外圆形锂电池企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常见的圆柱型电池全极耳结构为正负极极片边缘箔材进行留白设计,再通过卷绕设备进行卷绕达到极组正负极两端留出足够长度的箔材,最后再通过对极组两端箔材进行揉平挤压,此方法工序简单、设备结构简单易得、过程可控,但在对极组揉平挤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箔材金属碎屑,会造成锂电池高自放电,甚至还有较大金属碎屑被揉平挤压进极组内部的风险,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全极耳在揉平挤压过程中产生大量金属碎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金属碎屑产生的多极耳极片。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极组的全极耳结构在揉平挤压过程中产生大量金属碎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区(2),由箔材的部分区域涂覆预设介质而成;极耳(30),由所述箔材的部分区域形成,并设置于所述涂覆区(2)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涂覆区(2)包括:无极耳段(21),设置为起始段;极耳段,其上设置有所述极耳(30),所述极耳段的数量为N段;沿所述涂覆区(2)的长度方向,第一段所述极耳段与所述无极耳段(21)连接,第N段所述极耳段与第N

1段所述极耳段连接;每段所述极耳段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极耳(30);第N段所述极耳段上的第M尺寸的所述极耳的尺寸大于第N

1段所述极耳段上的第M

1尺寸的所述极耳的尺寸,其中,N与M均为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30)由所述箔材的部分区域裁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构造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区(2)具有平铺的展开状态,以及绕所述涂覆区(2)的第一边(20)卷绕的卷绕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敏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