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以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12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以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电芯,电芯设于模组外壳内;相变吸热结构,相变吸热结构设于模组外壳内且适于吸收电芯热量;导热结构,导热结构设于模组外壳内,且热量在导热结构与相变吸热结构间传导。由此,通过设置导热结构,当某一部分相变吸热结构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相变吸热结构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结构,导热结构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整个模组外壳内的相变吸热结构,从而可以使整个电池模组内的相变吸热结构的温度一致,进而可以使模组外壳内的电芯的温度均一性较佳,可以保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以及动力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以及具有该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的模组外壳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和多个电芯,多个电芯依次排布设置,相变材料用于吸收电芯的热量,以使电芯始终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内。然而,由于电芯布置位置不同,多个电芯的温度不一致(例如在多个电芯中,位于中间的电芯温度较高),从而会导致各处相变材料的温度不一致(例如靠近中间电芯的相变材料的温度较高),由于相变材料的传热、导热效果较差,温度较高的相变材料不易将热量传递至周围的相变材料,从而会导致多个电芯的温度不一致,导致多个电芯的温度均一性不佳,影响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该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导热结构,可以使整个电池模组内的相变吸热结构的温度一致,从而可以使模组外壳内的电芯的温度均一性较佳,可以保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模组外壳内;相变吸热结构,所述相变吸热结构设于所述模组外壳内且适于吸收所述电芯热量;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于所述模组外壳内,且热量在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相变吸热结构间传导。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组外壳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模组外壳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导热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空间内和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相变吸热结构。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导热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导热结构均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底壁,所述底壁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模组外壳外部凸出。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壳体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壁设有朝向所述模组外壳外部凸出的凸筋。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凸筋设于所述安装槽的至少一侧。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具有以下优势:
[0015]根据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导热结构,当某一部分相变吸热结构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相变吸热结构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结构,导热结构可以将热量传递至整个模组外壳内的相变吸热结构,从而可以使整个电池模组内的相变吸热结构的温度一致,进而可以使模组外壳内的电芯的温度均一性较佳,可以保证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工作寿命。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为上述的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
[0019]所述动力电池与上述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未设置模组外壳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组外壳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凸筋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剖示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剖示图;
[0030]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动力电池100;电池模组200;
[0033]模组外壳10;安装空间11;安装槽12;第一结构胶条13;底壁14;安装孔15;第二结构胶条16;第四结构胶条17;凸筋18;
[0034]电芯20;
[0035]相变吸热结构30;第一相变吸热结构31;第二相变吸热结构32;
[0036]导热结构40;
[0037]壳体50;连接孔51;第三结构胶条52;横梁53。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0]如图1

图10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包括:模组外壳10、电芯20和导热结构40。
[0041]其中,如图5所示,模组外壳10可以构造为一端敞开的盒状结构,电芯20设置于模组外壳10内,相变吸热结构30设置于模组外壳10内,并且相变吸热结构30适于吸收电芯20的热量,以使电芯20始终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内。导热结构40设置于模组外壳10内,并且热量能够在导热结构40与相变吸热结构30之间传导。
[0042]可选地,电芯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电芯20可以在电池模组200的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依次排布设置。可选地,相变吸热结构30可以构造为石蜡,当然,相变吸热结构30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相变材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0043]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动力电池100的过程中,电芯20大功率工作时会温度升高,相变吸热结构30可以吸收其周围的电芯20的热量,以使电芯20始终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内,并且,相变吸热结构30的储热值较高,也就是说,相变吸热结构30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且温度变化不大,而且相变吸热结构30能够从固态转变为半固态或者液态,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通过在模组外壳10内设置相变吸热结构30,可以使电芯20始终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内,可以保证电芯20的工作性能。
[0044]并且,通过将模组外壳10构造为一端敞开的盒状结构,可以避免相变吸热结构30变为半固态或者液体时流失,还可以对放置在模组外壳10内的电芯20进行固定约束和保护,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模组200的使用可靠性。
[0045]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芯布置位置不同,多个电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外壳(10);电芯(20),所述电芯(20)设于所述模组外壳(10)内;相变吸热结构(30),所述相变吸热结构(30)设于所述模组外壳(10)内且适于吸收所述电芯(20)热量;导热结构(40),所述导热结构(40)设于所述模组外壳(10)内,且热量在所述导热结构(40)与所述相变吸热结构(30)间传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10)限定出安装空间(11),所述电芯(20)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11)内,所述模组外壳(10)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11)连通的安装槽(12),所述导热结构(40)设于所述安装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11)内和所述安装槽(12)内均设有所述相变吸热结构(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和所述导热结构(40)的延伸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100)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凡多赵亮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