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博毅专利>正文

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929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包括手机壳本体、呼救器本体和蜂鸣器,所述手机壳本体前端表面设置有呼救器本体,且呼救器本体下端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呼救器本体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呼救器本体左侧设置有铰接轴,且铰接轴末端连接有与防护盖,所述呼救器本体右侧通过锁定结构与防护盖连接;通过设置的铰接轴、防护盖和锁定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按钮表面没有设置防护,当手机在包中或口袋中与其他物品,如钥匙、雨伞、签字笔等带有尖锐末端的物品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勿碰到呼救器按钮,导致误报的发生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


[0001]本技术涉及糖尿病呼救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对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为了避免糖尿病患者在突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救治,一般会给糖尿病患者的手机上套设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现有的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一般是通过设置在外壳上的蜂鸣器来进行呼救的,当患者发生头晕、头疼、恶心、胸闷等状况时,通过按压设置在外壳上的呼救器按钮,使呼救器通过蜂鸣器发出尖锐的警报声,以提示周围的行人或医护人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按钮表面没有设置防护,当手机在包中或口袋中与其他物品,如钥匙、雨伞、签字笔等带有尖锐末端的物品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勿碰到呼救器按钮,导致误报的发生,装置的实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通过设置的铰接轴、防护盖和锁定结构等,使防护盖能够通过铰接轴安装在呼救器本体的左侧表面上,并对呼救器本体的前端表面进行覆盖,同时第一限位板、连接杆、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套环相互配合能够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限制,放置防护盖在外力作用下打开,避免了由于按钮表面没有设置防护,当手机在包中或口袋中与其他物品,如钥匙、雨伞、签字笔等带有尖锐末端的物品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勿碰到呼救器按钮,导致误报的发生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包括手机壳本体、呼救器本体和蜂鸣器,所述手机壳本体前端表面设置有呼救器本体,且呼救器本体下端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呼救器本体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呼救器本体左侧设置有铰接轴,且铰接轴末端连接有与防护盖,所述呼救器本体右侧通过锁定结构与防护盖连接,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呼救器本体右侧表面设置的两组第一限位板、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之间的转轴、套设在转轴表面上的第一套环、设置在第一套环表面上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螺纹杆、贴合在螺纹杆表面上的第二限位板和啮合在螺纹杆表面上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后端表面贴合在第二限位板前端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皆设置在防护盖右侧表面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套环
中部皆开设有与转轴相互配合的通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距离的长度与螺纹杆的外壁直径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机壳本体前端表面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机壳本体前端表面上的两组滑槽、设置在滑槽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杆、套设在限位杆表面上的两组第三套环、分别缠绕设置在两组第三套环与滑槽内壁之间的两组弹簧、设置在第三套环内侧表面上的滑杆和设置在滑杆内侧表面上的卡片盒。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套环皆设置为矩形,所述滑槽皆设置为与第三套环相互配合的矩形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皆焊接在第三套环外壁表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滑槽内壁表面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片盒皆使用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的铰接轴、防护盖和锁定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按钮表面没有设置防护,当手机在包中或口袋中与其他物品,如钥匙、雨伞、签字笔等带有尖锐末端的物品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勿碰到呼救器按钮,导致误报的发生的问题,通过转动防护盖,使防护盖在铰接轴的限制下覆盖在呼救器本体的表面上,再转动连接杆,使连接杆插入两组第二限位板之间,再转动第二套环,使第二套环配合第一限位板、连接杆和第二限位板对防护盖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通过防护盖对呼救器本体进行保护,避免呼救器本体被勿碰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4]2、通过设置的限位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当糖尿病人在使用呼救器本体进行呼救后晕厥,医护人员又未能从病人身上寻找到有效证件时,无法联系到病人的家属的问题,通过推动两组卡片盒,使卡片盒带动第三套环在滑槽内部移动,两组卡片盒之间的距离延长,将有效的证件或记录有联系方式的卡片放入卡片盒内部后松开两组卡片盒,使两组卡片盒表面贴合,从而达到在手机壳本体上安装能够放置有效证件或记录有联系方式的卡片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限位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手机壳本体;2、呼救器本体;3、铰接轴;4、防护盖;5、蜂鸣器;6、锁定结构;61、第一限位板;62、转轴;63、第一套环;64、连接杆;65、螺纹杆;66、第二限位板;67、第二套
环;7、限位结构;71、滑槽;72、限位杆;73、第三套环;74、弹簧;75、滑杆;76、卡片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图8,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包括手机壳本体1、呼救器本体2和蜂鸣器5,手机壳本体1前端表面设置有呼救器本体2,且呼救器本体2下端设置有蜂鸣器5,蜂鸣器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呼救器本体2的输出端电连接,呼救器本体2左侧设置有铰接轴3,且铰接轴3末端连接有与防护盖4,呼救器本体2右侧通过锁定结构6与防护盖4连接,锁定结构6包括设置在呼救器本体2右侧表面设置的两组第一限位板61、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61之间的转轴62、套设在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包括手机壳本体(1)、呼救器本体(2)和蜂鸣器(5),所述手机壳本体(1)前端表面设置有呼救器本体(2),且呼救器本体(2)下端设置有蜂鸣器(5),所述蜂鸣器(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呼救器本体(2)的输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救器本体(2)左侧设置有铰接轴(3),且铰接轴(3)末端连接有与防护盖(4),所述呼救器本体(2)右侧通过锁定结构(6)与防护盖(4)连接,所述锁定结构(6)包括设置在呼救器本体(2)右侧表面设置的两组第一限位板(61)、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板(61)之间的转轴(62)、套设在转轴(62)表面上的第一套环(63)、设置在第一套环(63)表面上的连接杆(64)、设置在连接杆(64)末端的螺纹杆(65)、贴合在螺纹杆(65)表面上的第二限位板(66)和啮合在螺纹杆(65)表面上的第二套环(67),所述第二套环(67)后端表面贴合在第二限位板(66)前端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66)皆设置在防护盖(4)右侧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壳式糖尿病呼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2)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套环(63)中部皆开设有与转轴(62)相互配合的通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毅令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博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