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206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包括垫单、均匀安装在垫单内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端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壳体内部左壁之间上侧设置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右端上侧安装敲击头,所述壳体内部后壁固定连接纵向布置的微型电机的固定端,所述微型电机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转轮,所述转轮左右两端均固定横向布置的直筒,所述直筒背离转轮一端滑动连接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背离直筒一端固定连接半圆型板,所述第一直杆背离半圆型板一端固定连接圆盘且圆盘滑动连接在直筒内部,所述直筒内部朝外侧开设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卡簧,该设计实现半圆型板的快速拆装,便于组装和维护,提升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是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属于陪护


技术介绍

[0002]陪护一般指家政和医疗行业的特殊专业护理人员,家政陪护包括病人陪护、老人陪护、医院陪护、情感陪护、心理陪护等,基本意思为陪伴,保护,在进行养老陪护时,有时陪护人员因其他事件会离开陪护位置,而老人需要下床进行活动或方便时,因部分老人不愿打扰陪护人员而选择自行下床,会增加危险发生概率,因此采用物联网预警系统来进行提醒作业。
[0003]公开号为CN2065742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陪护互连保护预警装置,记载了通过声音报警以及敲击拍打双重方式来实现对昏睡陪护人员的叫醒,便于陪护人员及时对部分独自下床老年患者进行全程陪护,其存在的不足是:利用凸轮能对敲击板进行推动作业,会使凸轮的凸起发生磨损,进而影响敲击工作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现半圆型板的快速拆装,便于组装和维护,提升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包括垫单、均匀安装在垫单内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以及壳体,所述垫单通过导线连接带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开关,所述壳体内部底端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壳体内部左壁之间上侧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活动杆右端上侧安装用于敲击壳体的敲击头,所述壳体内部后壁固定连接纵向布置的驱动设备的固定端,所述驱动设备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转轮且转轮处在第一弹性件下侧,所述转轮设置在活动杆左侧,所述转轮左右两端均固定横向布置的直筒,所述直筒背离转轮一端滑动连接第一直杆且第一直杆延伸入直筒内,所述第一直杆背离直筒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活动杆的半圆型板,所述第一直杆背离半圆型板一端固定连接圆盘且圆盘滑动连接在直筒内部,所述直筒内部朝外侧开设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用于对圆盘位置进行限制的卡簧且卡簧处在第一直杆外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端固定连接带有终端的电池盒,且电池盒与驱动设备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连接透明罩,所述透明罩内部设置报警器且报警器固定在壳体上端,所述报警器与电池盒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右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用于佩戴的弹性带,且两个弹性带上分别设置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右端粘接第一防护件且第一防护件处在两个弹性带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横向布置的第二直杆,且第二直杆背离活动杆一端螺纹连接敲击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型板与转轮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且第二弹性件内侧设置直筒以及第一直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圆盘背离第一直杆一端设置第一保护件,所述圆盘面向第一直杆一端设置第二保护件且第二保护件处在第一直杆外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型板的朝外的弧形端粘接第二防护件。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利用终端启动报警器以及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驱动转轮以及两个半圆型板发生转动,进而利用半圆型板,会使活动杆以及敲击头发生转动,进而使敲击头发生转动,从而能对壳体进行敲打,进而对陪护人员进行拍打叫醒,最终通过报警器以及敲击板双重作用,从而使得陪护人员能够及时对老人进行陪护,当半圆型板发生磨损需要维护时,能将卡簧从卡槽上进行拆卸,进而解除对圆盘的限制,再能将圆盘从直筒内取出,实现半圆型板的快速拆装,便于组装和维护,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中壳体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0019]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0020]图中:1

压力传感器、2

垫单、3

控制开关、4

壳体、5

第一弹簧、6

转轮、7

半圆型板、8

活动杆、9

敲击头、41

电池盒、42

弹性带、43

第一橡胶垫、44

透明罩、45

报警器、46

微型电机、61

直筒、62

第二弹簧、63

卡簧、64

第一直杆、65

圆盘、81

第二直杆、651

第二橡胶垫、652

橡胶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包括垫单2、均匀安装在垫单2内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1以及壳体4,壳体4右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用于佩戴的弹性带42,且两个弹性带42上分别设置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两个弹性带42、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配合使用,实现壳体4的佩戴,壳体4右端粘接第一橡胶垫43且第一橡胶垫43处在两个弹性带42之间,在佩戴时,利用第一橡胶垫43,用于隔离壳体4,增加舒适度,垫单2通过导线连接带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开关3,能利用控制开关3,手动或者自动控制电机以及报警器45启动,壳体4下端固定连接带有终端的电池盒41,通过电池盒41,实现提供电能,且电池盒41与微型电机46电性连接,壳体4上端固定连接透明罩44,通过透明罩44,能为报警器45提供保护,透明罩44内部设置报警器45且报警器45固定在壳体4
上端,通过报警器45,实现报警作业,报警器45与电池盒41电性连接,控制开关3、微型电机46、报警器45及电池盒41内的电源经导线串联构成工作电路,
[0023]具体地,使用前,陪护人员首先将垫单2铺设到床上,再让老人躺在垫单2上,在利用垫单2上压力传感器1得到老人身体对其产生的压力,同时,陪护人员将壳体4放置自身手臂上,并将弹性带42缠绕到手臂上,并通过将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相互粘贴的方式,来实现壳体4佩戴到陪护人员自身手臂上,当老人不愿打扰陪护人员自行独立下床方便时,即老人身体脱离垫单2,使若干数量的压力传感器1无法得到压力值时,即压力传感器1被触发,压力传感器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包括垫单(2)、均匀安装在垫单(2)内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1)以及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单(2)通过导线连接带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开关(3),所述壳体(4)内部底端转动连接竖向布置的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与壳体(4)内部左壁之间上侧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活动杆(8)右端上侧安装用于敲击壳体(4)的敲击头(9),所述壳体(4)内部后壁固定连接纵向布置的驱动设备的固定端,所述驱动设备的活动端固定连接转轮(6)且转轮(6)处在第一弹性件下侧,所述转轮(6)设置在活动杆(8)左侧,所述转轮(6)左右两端均固定横向布置的直筒(61),所述直筒(61)背离转轮(6)一端滑动连接第一直杆(64)且第一直杆(64)延伸入直筒(61)内,所述第一直杆(64)背离直筒(61)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活动杆(8)的半圆型板(7),所述第一直杆(64)背离半圆型板(7)一端固定连接圆盘(65)且圆盘(65)滑动连接在直筒(61)内部,所述直筒(61)内部朝外侧开设卡槽,所述卡槽上装配用于对圆盘(65)位置进行限制的卡簧(63)且卡簧(63)处在第一直杆(64)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老陪护物联网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下端固定连接带有终端的电池盒(41),且电池盒(41)与驱动设备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老陪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陈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