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91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外壳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上设有进油嘴,出油连接套上设有出油嘴,外壳一端设有供出油连接套安装的安装孔,另一端敞口设置,外壳内设有线圈插头一体件,线圈插头一体件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与插头组件,电磁线圈组件置于外壳内,插头组件置于外壳外部与进油连接套平行设置,线圈插头一体件中心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套接,进油连接套上设有封住外壳敞口的安装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简化电磁油泵的整体结构、便于拆卸且提高了电磁油泵的整体密封性。体密封性。体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油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加热器主要用于冬季预热发动机并供驾驶室取暖,加热器的油泵将吸入的燃油经过输油管管路输送给雾化器,雾化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后与汽车内的助力风扇吸入的空气在发动机主燃烧室混合燃烧,燃油充分燃烧后的热能被传递给水套,促使水套夹层中的介质加热,以此达到加热的目的。
[0003]现有的加热器油泵通常直接在外壳内放置电磁线圈组件,再将衔铁部件、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出油嘴、进油嘴等部件安装在外壳上,再通过插座将外壳密封,这样的加热器油泵内部零件杂乱、不便拆卸,且密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简化电磁油泵的整体结构、便于拆卸且提高了电磁油泵的整体密封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所述进油连接套上设有进油嘴,进油连接套内设有衔铁部件,所述出油连接套上设有出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供出油连接套安装的安装孔,另一端敞口设置,外壳内设有线圈插头一体件,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与插头组件,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置于外壳内,插头组件置于外壳外部与进油连接套平行设置,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套接,所述进油连接套上设有封住外壳敞口的安装盘,所述出油连接套与出油连接嘴之间设有单向防回流组件。
[0006]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将电磁线圈组件和插头一体设置,置于外壳内,将零件模块化设置,减少零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且在装配过程中避免了损坏电磁线圈组件的可能,减少废品率;在线圈插头一体件中心设置的通孔对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限位,将其固定在外壳内;外壳的底部设置出油连接套,敞口端设置进油连接套,通过在进油连接套上设置安装盘将外壳的敞口封闭,便于油泵的拆卸与维修。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通过注塑成型。
[0008]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通过注塑成型将电磁线圈组件与插头组件一体化,对电磁线圈组件、插头组件有保护作用,且提高了油泵的整体密封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座、以及设置在插座内的插针,所述插座内设有供插针安装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插针的长度。
[0010]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将凹槽的深度设置成大于插针的长度,使得插针整体藏在插座内,与外部电源线连接时,提高插座整体的密封性,凹槽内壁对外部电源线有一
定的固定作用,提高连接稳定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单向防回流组件包括阀体、阀座、弹簧及钢珠,所述阀体设置在出油连接套朝向进油连接套的一端内,所述阀座包括与阀体插接的连接部以及与出油嘴插接的阀座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朝向出油嘴的一端为锥形的喇叭口,所述阀座在喇叭口处设有放置钢珠的凹槽,所述钢珠一半置于凹槽内、一半置于喇叭口,所述出油嘴底部设有供弹簧安装的弹簧槽,所述弹簧一端与钢珠相抵另一端与弹簧槽的槽底相抵,所述弹簧槽的槽口置于凹槽内。
[0012]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出油嘴、阀座、阀体之间导通,通过钢珠实现油路的通断,由于钢珠受到来自进油嘴一端的油液冲击会朝向出油嘴移动,若在该过程中,钢珠与弹簧发生位置偏移会造成流出时的流量不精确,因此,将弹簧槽置于凹槽内,保证弹簧只有很短的一段离开弹簧槽,弹簧槽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弹簧在被压缩时产生偏移。
[0013]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连接套朝向出油嘴的一端与阀座的阀座部套接,所述阀座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油连接套内设有与其适配的内螺纹,二者连接处涂有螺纹胶。
[0014]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出油连接套与阀座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旋转阀座实现流量的调节,当阀座与出油连接套之间连接松一点时,流量较大,当阀座与出油连接套之间连接紧一点时,流量较小,通过在螺纹处涂螺纹胶保持出油连接套与阀座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阀体内设有与阀座底部相接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设有与过油通道连通的通孔。
[0016]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设置缓冲垫在于减缓衔铁部件对阀座的冲击力,起到减震作用。
[0017]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进油连接套与进油嘴之间可拆卸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进油连接套与进油嘴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8]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过滤装置可将油中的杂质过滤掉,将进油嘴拆卸下来,从泵体中取出过滤装置,将过滤装置中的杂质清理掉,防止杂质在过滤装置中堆积过多影响过滤性能,进油嘴与进油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便于进油嘴的拆卸,实现过滤装置的可更换性。
[0019]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及定位环,所述滤网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的一端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进油连接套朝向进油嘴的端面设有供定位环放置的定位槽。
[0020]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定位环与滤网固定连接,定位环只需放置在进油连接套端面设置的定位槽内即完成装配,由于油是从定位槽这端流入,因此不用担心定位环会掉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0021]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嘴与进油嘴上均设有防尘套。
[0022]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在进油嘴与出油嘴上套设防尘套,可以防止在运输、售卖时灰尘进入加热器油泵内部导致油泵在使用时出现故障,对加热器油泵有防护作用。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插头一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单向防回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9]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外壳1,外壳1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2、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3,进油连接套2上设有进油嘴4,进油连接套2内设有衔铁部件5,出油连接套3上设有出油嘴6,外壳1一端设有供出油连接套3安装的安装孔11,另一端敞口设置,外壳1内设有线圈插头一体件7,线圈插头一体件7通过注塑成型,线圈插头一体件7包括电磁线圈组件71与插头组件72,电磁线圈组件71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所述进油连接套上设有进油嘴,进油连接套内设有衔铁部件,所述出油连接套上设有出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供出油连接套安装的安装孔,另一端敞口设置,外壳内设有线圈插头一体件,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与插头组件,所述电磁线圈组件置于外壳内,插头组件置于外壳外部与进油连接套平行设置,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套接,所述进油连接套上设有封住外壳敞口的安装盘,所述出油连接套与出油嘴之间设有单向防回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插头一体件通过注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座、以及设置在插座内的插针,所述插座内设有供插针安装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插针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防回流组件包括阀体、阀座、弹簧及钢珠,所述阀体设置在出油连接套朝向进油连接套的一端内,所述阀座包括与阀体插接的连接部以及与出油嘴插接的阀座部,所述连接部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属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豪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