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蓄电池及其负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90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氢蓄电池,其将通过隔膜分隔的、在导电性基板上配置了含有储氢合金的合剂层的负极(1)和以氢氧化镍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卷绕成最外周部为负极(1)的螺旋状电极组,并将该电极组收纳在有底筒状容器内,其特征在于:与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的负极(1)的最外周部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3.5μm以上,而且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要大。这样不用降低电池的设计容量便使快速充电时氧气的还原顺利地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镍氢蓄电池及其负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镍氢蓄电池,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改善负极构造以抑制电池内压的镍氢蓄电池。
技术介绍
碱性蓄电池作为可以反复充放电的电池,在便携式设备用电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使用储氢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镍氢蓄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在环境方面也比较清洁,所以正在开发作为各种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电源。镍氢蓄电池的集电方法是:将收纳着由正负极构成的电极组的有底筒状容器设定为负极端子,而且以与之绝缘的形式将封口板设定为正极端子。正极经由引线与封口板一体化而形成集电构造,与此相对照,负极通过使其最外周部与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而形成集电构造。镍氢蓄电池具有如下的反应机理,即过充电时由正极产生的氧气由于通过与储存在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储氢合金中的氢发生反应而被还原为水,所以电池内压的上升自主地受到抑制。为了使该反应顺利地进行,人们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即在负极表面设置可以吸收和释放氢的石墨层间化合物,使由正极产生的氧气向负极顺利地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近年来,特别是在大多要求进行快速充电(充电速率为1小时率以上)的情况下,当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石墨层间化合物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氢蓄电池,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在导电性基板上配置了含有储氢合金的合剂层的负极(1)以及将氢氧化镍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而且其构成是:将在所述正负极之间夹持着隔膜而卷绕成螺旋状、且最外周部为负极(1)的电极组收纳在有底筒状容器内,所述镍氢蓄电池的特征在于:与所述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的负极(1)的最外周部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3.5μm以上,而且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要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1-26 342204/20041、一种镍氢蓄电池,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在导电性基板上配置了含有储氢合金的合剂层的负极(1)以及将氢氧化镍作为活性物质的正极,而且其构成是:将在所述正负极之间夹持着隔膜而卷绕成螺旋状、且最外周部为负极(1)的电极组收纳在有底筒状容器内,所述镍氢蓄电池的特征在于:与所述有底筒状容器的侧面内壁连接的负极(1)的最外周部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3.5μm以上,而且比除此以外的部分的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要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氢蓄电池,其中,与所述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川和史村上恒义青木健一臼井广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