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桥式抽稠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88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桥式抽稠泵,包括上接头、过桥管、下接头、扶正器、泵筒和柱塞总成,所述过桥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过桥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过桥管内套设所述泵筒和所述扶正器,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接头,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所述扶正器;所述柱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泵筒内,所述柱塞总成与所述泵筒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泵筒的承载载荷转移到过桥管的管壁上,有效提高泵筒的承载能力,泵筒的承载能力由现有技术的16吨提升至70吨以上,还设置了扶正器,避免泵筒在过桥管内部晃动,安装便捷,维护方便,重复利用率高。重复利用率高。重复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桥式抽稠泵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过桥式抽稠泵。

技术介绍

[0002]抽稠泵是油田最常用的一种有杆泵,受自身结构影响,泵筒壁薄,常规70/44、56/38抽稠泵泵筒均为N80材质,壁厚6.45mm,承载能力为16

25吨,因此,抽稠泵的泵筒易受较大的压缩力或扭矩导致变形等故障,因此,出现了一种在抽稠泵外壁加装的保护壳,这个保护壳称之为过桥管。
[0003]比如中国专利CN205937062U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排采的可泄油式过桥泵,包括上接箍、外管、泵筒、柱塞总成、中间接箍、下接箍,上接头下部内外壁分别连接泵筒和外管,泵筒内设置柱塞总成,泵筒下端通过中间接箍连接泄油器本体,外管下端连接下接箍。该过桥泵保证了过桥泵对深井采油的优势,改善泵筒受力情况,提高抽油泵使用寿命,同时起泵时泄掉油管柱内的油液,有效防止起泵作业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是管式泵总成和过桥管需在车间进行加工组装,检泵时重复利用难度大。
[0004]专利CN204941873U公开了一种整筒抽油泵,包括上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桥式抽稠泵,包括上接头、过桥管、下接头、扶正器、泵筒和柱塞总成,所述过桥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接头连接,所述过桥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过桥管内套设所述泵筒和所述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接头,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所述扶正器;所述柱塞总成设置于所述泵筒内,所述柱塞总成与所述泵筒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桥式抽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过桥管的上端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过桥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接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桥式抽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连接处形成轴肩;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过桥管包括上连接部、中间管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管的内径,所述上连接部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桥式抽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的上端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过桥管的下端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过桥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接头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宝李军任爱军李可祥贾尚瑞祁世文孙庚程露郭强黄米娜付栋甘泉冯旭宝陈瑶吴雪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