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87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包括升降架,用于举升所述升降架的举升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架上的辊道输送机构;所述辊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托盘;每种托盘上设有设置在预定位置上的识别模块,所述辊道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升降辊道输送装置一方面智能化地判断托盘和工件是否匹配,及时纠正匹配错误,避免在装车时造成工件与车型匹配错误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托盘识别结果或工件识别结果也为下料辊道输送线提供分类依据,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
[0001]本申请是专利申请号为“202010460372.8,申请日为“2020年05月 27日”,名称为“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的配对判定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曲轴质检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汽车曲轴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的部件,刚生产出来的汽车曲轴成品因为还没有经过质量检验,所以还不能直接装车,汽车曲轴成品需要经过质检线进行外观质检,判定合格后才会由运输小车发送至装车处。
[0004]质检线主要由上料辊道输送线、质检台以及下料辊道输送线组成。上料辊道输送线将载有汽车曲轴成品的托盘输送到质检台进行质检,若汽车曲轴成品判定合格后,载有合格品的托盘会输送到下料辊道输送线上进行缓存,最后由运输小车搬运至装车处,装车完成后产生的空托盘会由搬运小车送回质检线。
[0005]为了使质检线能够实现两个类型或两个类型以上的汽车曲轴混合检测,质检线需要向智能化生产方向进行改造。一种类型的汽车曲轴对应由一种托盘输送。不同类型的汽车曲轴检验合格后,需要对托盘和汽车曲轴分别进行信息识别(如类型识别、托盘摆放姿势是否放正识别),控制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使质检员及时发现托盘和汽车曲轴的型号配对错误或托盘摆放姿势错误等问题;若判定通过,控制系统会根据汽车曲轴的类型信息,将载有合格品的托盘输送到下料辊道输送线中进行分类缓存。另外,下料辊道输送线的包括上下两层,每层均设置辊道输送机构,上层用于对合格品进行分类缓存,下层用于对空托盘进行分类缓存,而质检台的工作面则低于下料辊道输送线的上层高度,载有合格品的托盘需要经过举升动作才能被输送至下料辊道输送线的上层。所以基于上述生产需求,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衔接质检台和下料辊道输送线的升降辊道输送装置。
[0006]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工件和托盘配对判定功能的升降辊道输送装置,以解决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包括升降架,用于举升所述升降架的举升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架上的辊道输送机构;所述辊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托盘;每种托盘上设有设置在预定位置上的识别模块,所述辊道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第一感应组用于识别托盘上识别模块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二感应组用于识别工件的类型。
[0010]所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第一托盘上设有第一识别模块和第一承载座,第二托盘上设有第二识别模块和第二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一工件,所述
第二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感应组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以及第三感应器。
[0011]所述托盘具有4个边角,4个边角位置分别设为左前部、右前部、左后部、右后部;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托盘的右后部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托盘的左后部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所述第三感应器用于检测左前部和右前部中的任一部位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
[0012]所述第一识别模块为设置在第一托盘的左后部和右后部上的识别凸块,所述第二识别模块为设置在第二托盘的右前部和右后部上的识别凸块。
[0013]所述第二感应组包括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第一工件上设有区别于第二工件的第一区别特征,第二工件上设有区别于第一工件的第二区别特征;所述第四感应器用于感应工件是否具有第一区别特征;所述第五感应器用于感应工件是否具有第二区别特征。
[0014]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底架和竖直朝上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底架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架连接。
[0015]所述辊道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座,多根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之间的导辊,驱动电机,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上设有摩擦链轮,每根所述导辊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摩擦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其中一根导辊上的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导辊上的从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0016]升降辊道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托盘后退的第一升降止推机构和用于阻挡托盘向前输送的第二升降止推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止推机构和第二升降止推机构之间形成检测工位,所述第一升降止推机构和第二升降止推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支板、竖直朝上设置在支板上的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的连接块,以及分别设置在连接块两端的止推器。
[0017]一种基于升降辊道输送装置的配对判定方法,所述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托盘被输送到检测工位上,托盘上的识别模块使第一感应组中的部分感应器发生感应,托盘上的工件使第二感应组中的部分感应器发生感应,各个感应器均将感应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分析生成托盘识别结果和工件识别结果;控制模块对托盘识别结果和工件识别结果进行配对判定
[0018]若在托盘识别结果中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一托盘,而在工件识别结果中工件为第一工件,则托盘和工件配对正确;若在托盘识别结果中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二托盘,而在工件识别结果中工件为第二工件,则托盘和工件配对正确;若在托盘识别结果中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一托盘,而在工件识别结果中工件为第二工件,则托盘和工件配对不正确;若在托盘识别结果中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二托盘,而在工件识别结果中工件为第一工件,则托盘和工件配对不正确;若在托盘识别结果中托盘为摆放姿势放反的托盘,则托盘和工件配对不正确。
[0019]具体地,若第一感应组中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能感应识别凸块,而第三感应器不能感应识别凸块,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一托盘;
[0020]若第一感应组中的第三感应器能感应识别凸块,而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不能感应识别凸块,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托盘为摆放姿势放反的第一托盘;
[0021]若第一感应组中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能感应识别凸块,而第二感应器不能感应识别凸块,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托盘为摆放姿势正确的第二托盘;
[0022]若第一感应组中的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能感应识别凸块,而第一感应器不能感应识别凸块,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托盘为摆放姿势放反的第二托盘;
[0023]若第二感应组中的第四感应器能感应第一区别特征而第五感应器不能感应第二区别特征,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工件为第一工件;
[0024]若第二感应组中的第五感应器能感应第二区别特征而第四感应器不能感应第一区别特征,则控制模块判定检测工位上的工件为第二工件。
[0025]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通过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分别对托盘和工件上进行识别,一方面智能化地判断托盘和工件是否匹配,及时纠正匹配错误,避免在装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辊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用于举升所述升降架的举升机构、以及设置在升降架上的辊道输送机构;所述辊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托盘;每种托盘上设有设置在预定位置上的识别模块,所述辊道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组和第二感应组,第一感应组用于识别托盘上识别模块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二感应组用于识别工件的类型;所述托盘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第一托盘上设有第一识别模块和第一承载座,第二托盘上设有第二识别模块和第二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一工件,所述第二承载座用于承载第二工件;所述第一感应组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以及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组包括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第一工件上设有区别于第二工件的第一区别特征,第二工件上设有区别于第一工件的第二区别特征;所述第四感应器用于感应工件是否具有第一区别特征;所述第五感应器用于感应工件是否具有第二区别特征;所述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以及第三感应器均为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发出的检测光线交叉设置,但检测光线不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辊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4个边角,4个边角位置分别设为左前部、右前部、左后部、右后部;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托盘的右后部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托盘的左后部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所述第三感应器用于检测左前部和右前部中的任一部位上是否设有识别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峰刘志峰张鹏飞黎镇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