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82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6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灌液槽,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一个转动辊,转动辊周围与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夹成有三种内夹道,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连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隔辊面,隔辊面与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两种外夹道,且左外夹道、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右外夹道依次连通。本设计不仅兼具静、动态渗透的功能,而且渗透效果较好,冷堆液的利用率较高。较高。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堆处理装置,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堆工艺主要应用于纺织品的处理,主要形式有先漂后刺以及先刺后漂,前者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较高,后者柔软性和吸水性较好,但这两者都存在化学药剂用量较高及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0003]此外,现有冷堆工艺的发生一般都是将布料或纤网堆置在箱体内,并浸泡冷堆剂,而常用的冷堆箱多为普通的浸泡箱或筒,不仅渗透时间长,而且易出现浸透不完全的结果,导致浸透效果较差,生产效率较低。
[0004]公开号为CN 110219117A ,公开日为2019年9月10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冷堆染色机及应用该冷堆染色机的染色工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供布料上色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色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冷堆机构,所述冷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供染料浸染后的布料缠绕的驱动辊、设置于车架上的驱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套设在缠绕有布料的驱动辊上的柔性膜、与所述驱动辊两端同轴固定的随驱动辊同步转动的封闭盘,以及连接柔性膜两端与封闭盘以覆盖布料表面的拼接组件,所述封闭盘呈圆形且所述柔性膜内表面与布料抵接。虽然该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布料堆置染色时染液流失的效果,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设计中采用的冷堆装置为普通的冷堆桶或冷堆箱,该种冷堆装置的浸透效果只能依赖于冷堆液的缓慢渗透,属于静态渗透,渗透效果较差,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堆液,导致制造冷堆液的药剂的用量较高,污染较大。
[0005]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透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渗透效果较好的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所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所述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该灌液槽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该转动辊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且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所述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
隔辊面,该隔辊面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两个固定辊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的两旁,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右外夹道,且左外夹道依次经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后与右外夹道相连通。
[0008]所述顶槽口的宽度为槽顶宽,灌液槽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灌液槽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顶宽、槽极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中位于槽极宽、槽底宽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
[0009]所述转动辊的顶部低于顶槽口设置。
[0010]所述隔槽台的左、右侧部均为内凹结构,所述隔槽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台顶部、台中部、台底部,所述台顶部至台中部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台中部至台底部的宽度呈渐增趋势。
[0011]所述台顶部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包括顶弧面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扇角、右扇角,且顶弧面与位于其正上方的隔辊面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单个隔槽台中,相对于台中部,左扇角朝位于台顶部左侧的顶槽口作远离延伸,右扇角朝位于台顶部右侧的顶槽口作远离延伸。
[0012]所述转动辊包括外转筒、内转轴与多根支撑杆,所述内转轴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外转筒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的内端与内转轴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
[0013]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竖立的滑动支座,该滑动支座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支座内腔,该支座内腔的内部嵌入有一个沿支座内腔进行竖向相对滑动的内滑块,该内滑块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该转动孔内插入而过有驱动轴的外端,驱动轴、转动孔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内滑块的侧部与内弹簧的内端相连接,内弹簧的外端朝远离内滑块的方向延伸,且内滑块、内弹簧都位于支座内腔的内部。
[0014]所述外转筒的结构为以下任意一种:所述外转筒为封闭面,该封闭面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所述外转筒为网格面,该网格面包括多个贯穿的网格孔。
[0015]一种上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向灌液槽内注入冷堆液,直至冷堆液与顶槽口相接触,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依次从物料输入端、底槽道、物料输出端内穿经而过,以使冷堆液对纺织物进行冷堆处理,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纺织物依次穿经至少两个夹道组,相邻的夹道组通过一个板台夹道相连通,单个夹道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左外夹道、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右外夹道;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驱使转动辊转动以助力纺织物进行传动,或者,由传动的纺织物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
[0016]所述转动辊包括外转筒、内转轴与多根支撑杆,所述内转轴同轴的设置于外转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外转筒的内筒壁相连接,支撑杆的内端与内转轴的侧围相连接,内转轴的两端各与一根驱动轴的内端相连接,驱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在纺织物通过底槽道的过程中,在转动辊转动的同时,转动辊进行竖向的上下往复运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主要包括顶盖板与底槽道,其中,底槽道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灌液槽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相邻的灌液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台,每个灌液槽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转动辊的周围与其对应的灌液槽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转动辊的顶部与顶槽口相通,同时,顶盖板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相邻的固定辊之间设置有隔辊面,隔辊面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每两个固定辊对应一个顶槽口,两个固定辊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的两旁,单个顶槽口两旁的隔槽台与该顶槽口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右外夹道,左外夹道依次经左内夹道、底内夹道、右内夹道后与右外夹道相连通,应用时,先在灌液槽中灌入冷堆液,再将待处理的纺织物依次从物料输入端、底槽道、物料输出端内穿经而过,当纺织物从底槽道中穿经而过时,其穿经的顺序为夹道组、板台夹道、夹道组、板台夹道、夹道组
……
,纺织物位于夹道组中时,会与冷堆液相接触,以被冷堆液渗透,渗透的形式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其中,静态是指纺织物停留在夹道组内进行泡入时渗透,动态是指纺织物在传动的过程中,纺织物被泡入在冷堆液里,纺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包括顶盖板(2)与底槽道(3);所述底槽道(3)内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单向开口的灌液槽(31),该灌液槽(31)中设置有冷堆液,灌液槽(31)的顶部设置有顶槽口(32),相邻的灌液槽(31)之间设置有隔槽台(33),每个灌液槽(31)中都对应的设置有一个转动辊(4),该转动辊(4)的左侧部、右侧部、底部与其对应的灌液槽(31)的内槽壁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且转动辊(4)的顶部与顶槽口(32)相通;所述顶盖板(2)的底面沿横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辊(21),相邻的固定辊(21)之间设置有隔辊面(22),该隔辊面(22)与位于其正下方的隔槽台(33)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每两个固定辊(21)对应一个顶槽口(32),两个固定辊(21)分别位于其所对应的顶槽口(32)的两旁,单个顶槽口(32)两旁的隔槽台(33)与该顶槽口(32)所对应的两个固定辊(21)之间分别夹成有左外夹道(51)、右外夹道(55),且左外夹道(51)依次经左内夹道(52)、底内夹道(53)、右内夹道(54)后与右外夹道(5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槽口(32)的宽度为槽顶宽(321),灌液槽(31)的中部的最大宽度为槽极宽(311),灌液槽(31)的底部宽度为槽底宽(312);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顶宽(321)、槽极宽(311)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增趋势,单个灌液槽(31)中位于槽极宽(311)、槽底宽(312)之间部位的宽度呈渐减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4)的顶部低于顶槽口(3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槽台(33)的左、右侧部均为内凹结构,所述隔槽台(33)包括依次连接的台顶部(331)、台中部(332)、台底部(333),所述台顶部(331)至台中部(332)的宽度呈渐减趋势,所述台中部(332)至台底部(333)的宽度呈渐增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顶部(331)的横截面为扇形结构,包括顶弧面(334)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扇角(335)、右扇角(336),且顶弧面(334)与位于其正上方的隔辊面(22)之间夹成有板台夹道(23);单个隔槽台(33)中,相对于台中部(332),左扇角(335)朝位于台顶部(331)左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右扇角(336)朝位于台顶部(331)右侧的顶槽口(32)作远离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波浪形冷堆传送槽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全孙婷罗磊张明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