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46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平行布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圆形开口,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绳索连接;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对接形成圆柱形空腔,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一一对应,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的外壁均滑动连接在绳索上,若干个第一复位部和第二复位部沿绳索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复位部的外壁上和第二复位部的外壁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动作端伸入圆柱形空腔中并连接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接触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肢体进行矫正复位,在固定肢体的同时能够对肢体进行主动矫正。进行主动矫正。进行主动矫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属于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位是骨折或畸形治疗中的一项基本的,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其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和术后恢复。因而骨折或畸形的手术治疗中,要求先行复位,复位满意后采取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复位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虽然切开复位相对容易,但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易感染、对皮肤要求高、骨膜破坏后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等缺陷和不足,而闭合复位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且需要X光机透视来确认骨的对位情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复位困难,医生需要直接暴露在X光下操作,使患者和医生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0003]公开号为CN10821014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骨外科用骨折矫正装置,包括两个卡箍,所述卡箍的开口处设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卡箍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共同围成环形阵列,且均匀分布,所述环形阵列的内侧设有套设在骨折部位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由若干压块、横向弹性绳和纵向弹性绳构成,所述压块共同围成柱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20)、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平行布置,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上(20)均开设圆形开口,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通过绳索(30)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对接形成圆柱形空腔,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一一对应,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的外壁均滑动连接在绳索(30)上,若干个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沿绳索(3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复位部(41)的外壁上和第二复位部(42)的外壁上还连接有伸缩机构(44),所述伸缩机构(44)的动作端伸入在圆柱形空腔中并连接有牵引机构(45),所述牵引机构(45)用于接触肢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5)包括弧形板(451)和接触部(452),所述弧形板(451)和接触部(452)均为弹性材料,所述弧形板(451)和伸缩机构(44)的动作端连接,所述弧形板(451)和接触部(452)通过弹性件(454)连接,所述弹性件(454)的内腔中设有位移传感器(453)和作动器(455),所述位移传感器(453)安装在接触部(452)上,所述作动器(455)的出力部设于接触部(452)上,所述接触部(452)用于接触肢体;所述位移传感器(453)的输出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作动器(455),所述控制器用于解析位移传感器(453)传输的检测信号并向作动器(455)传输动作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455)为磁流变作动器,所述弹性件(454)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矫正与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部(41)和第二复位部(42)均通过滑移机构(43)和绳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微微李会晓魏建华杨新杰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