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35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酸系统,包括石墨稀释器和冷却液循环装置。其中,石墨稀释器设有用于容纳酸液的容纳腔,容纳腔设有进酸口、进水口和出酸口。石墨稀释器还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与容纳腔的酸液换热。冷却液流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与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出液口相连通,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回液口相连通。如此设置,利用石墨稀释器进行配酸,无需搅拌,并且向石墨稀释器中通入冷却液,在稀释硫酸的同时进行降温处理,及时带走配酸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还可减少酸雾的产生,保证配酸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性和安全性。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硫酸稀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配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行业中经常会用到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但市面上通常为98%的浓硫酸,这就需要自行配置所需浓度的稀硫酸。一般情况下,在车间内,由槽车运来浓硫酸,再由各用酸点单独配置所需浓度的稀硫酸。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配酸是在配液罐内进行的,加入水和浓硫酸后混合搅拌,从而配置成稀硫酸。但是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罐内的热量无法及时带走,导致配酸过程不稳定,造成大量酸雾的产生,易发生安全隐患。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配酸时产生大量热量,罐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走,导致配酸过程不稳定,造成大量酸雾的产生,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酸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配酸系统,包括石墨稀释器和冷却液循环装置,
[0007]其中,所述石墨稀释器设有用于容纳酸液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稀释器和冷却液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石墨稀释器设有用于容纳酸液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进酸口、进水口和出酸口;所述石墨稀释器还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与所述容纳腔的酸液换热,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入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回液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酸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在所述石墨稀释器的顶部,所述出酸口和所述冷却液入口设置在所述石墨稀释器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稀释器为圆块孔式石墨稀释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硫酸存储装置,所述浓硫酸存储装置包括浓硫酸存储罐,浓硫酸输送泵,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一开关阀组,其中,所述浓硫酸输送泵的一端通过第一供酸管路与所述浓硫酸存储罐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供酸管路与所述进酸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一开关阀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供酸管路或所述第二供酸管路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补充浓硫酸的补酸管路,所述补酸管路与所述浓硫酸存储罐相连通,所述补酸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碧云罗鹏胡美为刘品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三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