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21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厚装置主体,可反馈被测工件的厚度;测厚探头,设置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耦合剂盒,内部容置有耦合剂,所述耦合剂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耦合剂的出液口,所述耦合剂盒的后端向内凹陷,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可插入所述耦合剂盒的后端;端盖,后端与所述耦合剂盒的前端相互插接,所述出液口可容置于所述端盖内。在测试过程中,由于测厚探头设置于测厚装置主体之上,因此,操作者仅需通过单手握持测厚装置主体即可完成对被测工件厚度的测量,便于操作和使用。便于操作和使用。便于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波测厚领域,特别涉及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测厚仪是一种可测量金属及其他多种材料厚度的仪器,多用于检测管道和压力容器等的厚度,以判断被测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受腐蚀后的减薄程度,也可以对各种板材和各种加工零件做精确测量。
[0003]现有超声测厚仪在测厚前需在被测工件表面涂覆耦合剂,耦合剂用来排除测厚探头和被测工件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能有效地穿入被测工件达到检测目的。测试时需一手握持测厚仪主体,另一手拿着测厚探头接触被测工件表面。现有超声测厚仪的测厚探头通过电源线路与测厚仪主体相连,测厚探头、测厚仪主体和耦合剂为三个独立部件,收纳不便,且现有超声测厚仪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能够使超声测厚装置便于携带、收纳且便于操作和使用。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包括:测厚装置主体,可显示测量信息;测厚探头,设置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用于对被测工件的厚度进行测量;耦合剂盒,内部容置有耦合剂,所述耦合剂盒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耦合剂的出液口,所述耦合剂盒的后端向内凹陷,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可插入所述耦合剂盒的后端;端盖,后端与所述耦合剂盒的前端相互插接,所述出液口可容置于所述端盖内。
[0006]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初始状态下,端盖、耦合剂盒以及测厚装置主体三者首尾依次插接,插接后的超声测厚装置整体形成为笔状,便于携带;仅通过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实现拼接,便于收纳。使用时,将端盖、耦合剂盒以及测厚装置主体三者彼此拆卸下来,首先将耦合剂盒内的耦合剂通过出液口涂抹至被测工件表面,而后使测厚装置主体开机并将测厚探头贴合于被测工件表面,测厚装置主体可反馈被测工件的厚度,完成测试。在以上测试过程中,由于测厚探头设置于测厚装置主体之上,因此,操作者仅需通过单手握持测厚装置主体即可完成对被测工件厚度的测量,便于操作和使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也可直接与所述端盖的后端插接,所述测厚探头可容置于所述端盖内。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倒角,所述测厚装置主体前端的轮廓与所述耦合剂盒后端凹陷处的轮廓相契合。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的前端设置有校准块。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校准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校准块由不同材质的金属制成。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耦合剂盒的侧部设置有挤压软胶,所述挤压
软胶的变形可促使所述耦合剂从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挤压软胶由透明材料制成。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探头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之间为伸缩式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探头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可收入所述测厚装置主体中,所述信号线也可伸出所述测厚装置主体的前端。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装置主体设置有显示屏及多个功能按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信息和设置信息,多个所述功能按键可分别控制装置的开关及选择待测金属类型。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厚装置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及所述端盖由塑料制成。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测厚探头与测厚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耦合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测厚装置主体100、倒角110、测厚探头200、耦合剂盒300、耦合剂310、出液口320、挤压软胶330、端盖400、校准块500、信号线600、显示屏700、功能按键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技术中的被测工件并非本技术的结构,被测工件的引入是为了说明结构和或功能。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0028]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容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
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包括测厚装置主体100、测厚探头200、耦合剂盒300以及端盖400。
[0030]测厚装置主体100可反馈被测工件的厚度,可显示测量信息,测厚探头200设置于测厚装置主体100的前端,用于对被测工件的厚度进行测量,耦合剂盒300内部容置有耦合剂310,耦合剂盒30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排出耦合剂310的出液口320,耦合剂盒300的后端向内凹陷,测厚装置主体100的前端可插入耦合剂盒300的后端,端盖400后端与耦合剂盒300的前端相互插接,出液口可容置于端盖 400内。
[0031]可以理解的是,初始状态下,端盖400、耦合剂盒300以及测厚装置主体100三者首尾依次插接,插接后的超声测厚装置整体形成为笔状,便于携带;仅通过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实现拼接,便于收纳。使用时,将端盖400、耦合剂盒300以及测厚装置主体100三者彼此拆卸下来,首先将耦合剂盒300内的耦合剂310通过出液口320涂抹至被测工件表面,而后使测厚装置主体100开机并将测厚探头200贴合于被测工件表面,测厚装置主体100可反馈被测工件的厚度,完成测试。在以上测试过程中,由于测厚探头200设置于测厚装置主体10之上,因此,操作者仅需通过单手握持测厚装置主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厚装置主体(100),可显示测量信息;测厚探头(200),设置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100)的前端,用于对被测工件的厚度进行测量;耦合剂盒(300),内部容置有耦合剂(310),所述耦合剂盒(30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耦合剂(310)的出液口(320),所述耦合剂盒(300)的后端向内凹陷,所述测厚装置主体(100)的前端可插入所述耦合剂盒(300)的后端;端盖(400),后端与所述耦合剂盒(300)的前端相互插接,所述出液口(320)可容置于所述端盖(4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100)的前端也可直接与所述端盖(400)的后端插接,所述测厚探头(200)可容置于所述端盖(40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厚装置主体(100)前端设置有倒角(110),所述测厚装置主体(100)前端的轮廓与所述耦合剂盒(300)后端凹陷处的轮廓相契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00)的前端设置有校准块(5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块(500)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红桂青窦怀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