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78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包括盖板支撑架和多个扇形主体,扇形主体可转动地设于盖板支撑架上,扇形主体远离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扇形主体的直边下方设有限位条;盖板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条,定位条向盖板支撑架的中部下方延伸,相交于扇形主体的圆心处,限位条和定位条形状对应,定位条的下方设有止转盖。当气体或液体倒灌时,会冲击扇形主体的靠圆心的部分,但此时由于止转盖的限位和限位条的密封,使得管道底部的气体或液体无法倒灌,从而起到密封止回作用;形状对应的重力块和止转盖间的缝隙更小,贴合更加紧密,从管道下方回返的气体更不容易从止回阀之间的缝隙移出,止回效果更好。止回效果更好。止回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


[000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下水道由于积水污物发酵,极易出现反味现象,另外地势低洼的地方也容易在降雨后或因管道堵塞,从地漏处返水,常规的止回阀能够起到一定的止回作用,但其止回效果不佳,气体容易从止回阀的缝隙中溢出,或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正确,而导致排水不畅,使用寿命短,止回阀处容易缠绕杂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包括盖板支撑架和多个扇形主体,所述扇形主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支撑架上,所述扇形主体远离所述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所述扇形主体的直边下方设有限位条;所述盖板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向所述盖板支撑架的中部下方延伸,相交于扇形主体的圆心处,所述限位条和所述定位条形状对应,所述定位条的下方设有止转盖。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扇形主体的弧边和直边的交界处分别设有转轴,所述盖板支撑架上设有卡环,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卡环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扇形主体的圆心处设有圆形的连接块,所述定位条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块和所述止转盖的形状对应。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当气体或液体倒灌时,会冲击扇形主体的靠圆心的部分,但此时由于止转盖的限位,和限位条的密封,使得管道底部的气体或液体无法倒灌,从而起到密封止回作用;
[0011]2、在面对大量水冲击止回阀的情况时,定位条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设置连接块将各个定位条连接起来,能够增强定位条的结构强度,延长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0012]3、由于水流的反复冲击,扇形主体也会反复旋转,重力块和止转盖之间也会反复撞击,形状对应的重力块和止转盖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撞击时产生的局部压强,能够增大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0013]4、形状对应的重力块和止转盖之间的缝隙更小,贴合更加紧密,从管道下方回返的气体更不容易从止回阀之间的缝隙移出,对于气体的止回效果更好。
[0014]5、止回阀的上表面基本平滑,不存在明显凸起或凹陷导致杂物残留,实现不易缠绕杂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的扇形主体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
盖板支撑架,2

扇形主体,3

重力块,4

限位条,5

定位条,6

止转盖,7

转轴,8

卡环,9

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包括盖板支撑架1和多个扇形主体2,所述扇形主体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支撑架1上,所述扇形主体2的弧边和直边的交界处分别设有转轴7,所述盖板支撑架1上设有卡环8,所述转轴7设于所述卡环8内,所述扇形主体2远离所述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3,所述扇形主体2的直边下方设有限位条4;所述盖板支撑架1上设置有定位条5,所述定位条5向所述盖板支撑架1的中部下方延伸,相交于扇形主体2的圆心处,所述限位条4和所述定位条5形状对应,所述定位条5的下方设有止转盖6。
[0022]本实施例中,无需排水时,靠近扇形主体2弧边的重力块3通过自身重力使扇形主体2的弧边一侧受向下的力更大,同时止转盖6兜住重力块3,使扇形主体2保持静止,同时扇形主体2的直边侧通过设置与定位条5形状对应的限位条4,使得止回阀保持在一定的密封状态,如此设置,当气体或液体倒灌时,会冲击扇形主体2的靠圆心的部分,但此时由于止转盖6的限位,和限位条4的密封,使得管道底部的气体或液体无法倒灌,从而起到密封止回作用;当需要排水时,水自动往盖片圆心位置汇聚,当水量足够时,水的自身重力顶开所述扇形主体2,水流入排水管道;当水排完后,扇形主体2在重力块3的作用下转动,当转动至止转部对应位置时停止转动,扇形主体2回复至闭合状态。同时,止回阀的上表面基本平滑,不存在明显凸起或凹陷导致杂物残留,实现不易缠绕杂物的效果
[0023]进一步地,所述扇形主体的圆心处设有圆形的连接块9,所述定位条5与所述连接块9连接。
[0024]在面对大量水冲击止回阀的情况时,定位条5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设置连接块9将各个定位条5连接起来,能够增强定位条5的结构强度,延长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0025]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块3和所述止转盖6的形状对应。
[0026]由于水流的反复冲击,扇形主体2也会反复旋转,重力块3和止转盖6之间也会反复撞击,形状对应的重力块3和止转盖6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撞击时产生的局部压强,能够增大止回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形状对应的重力块3和止转盖6之间的缝隙更小,贴合更加紧密,从管道下方回返的气体更不容易从止回阀之间的缝隙移出,对于气体的止回效果更好。
[0027]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用三尖瓣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支撑架和多个扇形主体,所述扇形主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支撑架上,所述扇形主体远离所述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所述扇形主体的直边下方设有限位条;所述盖板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向所述盖板支撑架的中部下方延伸,相交于扇形主体的圆心处,所述限位条和所述定位条形状对应,所述定位条的下方设有止转盖。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术友林云青郑光铧杨明龙何谦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