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348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所述方法将取出的含纺锤体的胞体再次进行了去胞浆操作,使得纺锤体周围的胞浆几乎脱离,剩下的胞体几乎没有胞浆,呈现出胞膜几乎紧紧包裹纺锤体的现象,从而大幅度降低线粒体残留。在纺锤体核质置换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将上述脱胞浆后含纺锤体的胞体在浸泡灭活仙台病毒溶液后再被压迫于受体卵子的膜上,促进纺锤体胞体的高效融合进入受体卵内。体卵内。体卵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显微操作步骤中只有纺锤体胞体的取出操作、纺锤体胞体对去核卵子的植入操作等过程,尚没有对纺锤体胞体进行脱胞浆这一操作。但是,目前直接的纺锤体胞体的取出后对去核卵子的植入,存在随带的残留胞浆(含线粒体)较多的问题。这使得残留线粒体中突变线粒体扩增超过阈值比例而致病的风险较大,因而技术安全性仍然较低。因此亟需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我们在核质置换操作研究中发现,如果将核周围的胞浆尽可能脱除,则有利于减少该核在置换到另一去核卵子时所随带的残留线粒体量,从而减少该残留线粒体在后续发育时占比变化升高所带来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极度降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体外显微操作中纺锤体胞体的取出操作和纺锤体胞体对去核卵子的植入操作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包括体外显微操作中纺锤体胞体的取出操作和纺锤体胞体对去核卵子的植入操作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操作后且植入操作前,增加了纺锤体胞体的胞浆机械脱离操作,在植入操作时增加了促融合压迫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体胞体的胞浆机械脱离操作采用能柔化细胞膜的培养液,通过机械性摆动或挤压动作力的作用,促使胞浆从胞体上带胞膜顺利脱离且不崩解,从而使得核质置换初始的线粒体残留显著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操作时的促融合压迫操作,是在脱胞浆后的纺锤体胞体浸泡过灭活仙台病毒液后,用显微管吸入胞体一部分,另一部分露出管外并定压在所要融合进入的卵子膜上,保持一定的时间,促进胞膜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采用显微操作吸出供核卵子中含纺锤体的胞体,获得纺锤体胞体;(2)采用显微操作吸取供浆卵子中含纺锤体的胞体弃之,剩余获得去核的受体卵子;(3)将步骤(1)获得的纺锤体胞体置入胞浆机械脱离用培养液,用显微玻璃管吸入胞体一侧,露出另一侧,并使得纺锤体至少大部分处于管口以内(无或仅一小部分露出管外),将玻璃管相对皿底晃动或者将露出部分靠近液滴边沿向与矿物油的交接界面挤压,以使一侧胞浆脱离,随后,可直接将纺锤体的大部分吐露出管外,将残留胞浆部分留在管内,重复上述机械脱胞浆操作,使得管内残留胞浆脱离;或者也可以将纺锤体胞体吐出管外,从胞体另一侧吸入,露出尚未脱胞浆的另一侧,并使得纺锤体至少大部分处于管口以内(无或仅一小部分露出管外),重复上述脱胞浆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祁峰廖筱雨李文治谢雅婷马猛陈晨赵磊文司计强林开波匡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