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8-cGAS-STING-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作为疾病靶点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44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MCM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CM8

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作为疾病靶点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具体涉及MCM8

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作为疾病靶点的用途,更具体而言,涉及MCM8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或通路靶物质(包括TRIM21、线粒体LC3、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作为包括川崎病在内的血管炎疾病以及相同信号通路异常所导致的其他疾病诊疗靶点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是多发于婴幼儿,在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并且可能伴随严重并发症,高达25%的川崎病可导致冠状动脉的损伤,严重的可引起血栓性梗塞、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瘤。在发达国家中川崎病成为诱发后天性心脏病的最主要原因。川崎病的主要诊断标准为持续发热并伴随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口腔症状(如草莓舌、唇皲裂、粘膜充血等)、肢端改变(如手掌肿胀、掌拓红斑、脱皮等)。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导,持续发热大于5天,或持续发热4天并伴随出现以上并发症状中的至少4种即可诊断为川崎病。目前川崎病的病原学尚不明确,但主流观点认为川崎病由感染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 (Onouchi Y,Circulation Journal 2012,76(7):1581

1586)。
[0003]川崎病在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并有区域性爆发的现象,呈现流行病学特征,提示了病原的感染可能是川崎病的主要诱因。然而,导致川崎病的具体病原至今仍不明确。Turnier JL 等及Chang LY等两个实验组的研究表明,半数的川崎病患儿曾感染过至少一种呼吸道病毒 (Turnier JL et al,Pediatrics 2015,136(3):E609

E614;Chang LY et al,J Formos Med Assoc 2014, 113(3):148

154),提示病毒可能是川崎病的重要诱因之一。Rowley AH等人在川崎病尸检样本的超微结构研究也曾检测到呼吸道病毒RNA(Rowley AH et al,Nat Rev Microbiol 2008,6(5): 394

401.)。包括科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偏肺病毒、基孔肯雅热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多种病毒都可能是川崎病的诱因。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有诱发类似川崎病的系统性病变。除病毒外,细菌也可能是川崎病的潜在诱因。有观点认为几种来自细菌的超级抗原(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

A、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

1、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能够集合T细胞受体的Vb区域,并刺激T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0004]川崎病在东亚人群发病率高于其他区域10~20倍,且移居欧美国家的东亚人群发病率依然显著高于其他人群,提示了其遗传易感性。早期Burgner D等人通过GWAS发现FCGR2A 与川崎病的易感性相关(Burgner D et al,PLoS Genet.2009Jan;5(1):e1000319)。最近OnouchiY等人发现ITPKC基因突变能够调控IL

2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和T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增加川崎病的易感性(Onouchi Y et al,Nature genetics 2008,40(1):35

42.)。随后Alphonse MP等人再次报道了ITPKC通过参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IL

1b和IL

18的释放,从而影响川崎病的病理发展(Alphonse MP et al,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6,197(9):3481
‑ꢀ
3489.)。然而,更多的易感基因,尤其是东亚
人群特异的易感基因仍待发掘。
[0005]对于川崎病这种全身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案,存在着重要的未满足的需要。如同其他血管炎类似,川崎病许多的经典治疗是施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其通常要服用很长一段时间。治疗取决于疾病进程的性质和程度,并且可包括非类固醇抗炎剂、抗组胺药、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这些药剂中的许多,特别是在经过长时间服用后,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发性恶性疾病、不孕、肺间质纤维化、感染和类固醇诱导的糖尿病,其在某些情况下上比原发疾病本身更恶劣。目前治疗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的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并发症的比例。然而,10%~20%的川崎病患儿对传统治疗方法无应答,积极探索新的、耐药性更少的治疗方法或有效的多靶点联合治疗方法成为必须。
[0006]此外,由于川崎病作为全身血管炎,在全身多处血管、尤其是心脏血管均存在炎性病变,是血管炎的一种典型的难治愈性疾病,因此一般而言,能够治疗川崎病的药物也可能会对治疗其他血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关注川崎病的同时,也关注其他血管炎。
[0007]血管炎,是一类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又称脉管炎,其发病原因也并不明确,一般认为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及病毒感染均能引起血管炎。
[0008]血管炎被细分为与受影响血管的大小(小血管、中血管和大血管)相关的三类,其中大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中等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小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大中小动脉静脉均可受累的是白塞病。此外,微血管炎,或动脉和静脉二者的血管炎,也均被包括,例如包括肾小球里面的微血管炎(其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特征),或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浅静脉炎。
[0009]血管炎其他分类方式主要包括:(1)由过敏引起的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变应性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低补体性(荨麻疹样) 血管炎等);(2)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有系统性结节性多动脉炎、良性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3)血栓形成性血管炎(主要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网状青斑性血管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4)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有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颞动脉炎、大动脉炎等;(5).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主要有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等);(6)结节性血管炎(主要有结节性血管炎、硬红斑);(7)血液成分异常性血管炎(主要有冷球蛋白血症、冷高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
[0010]血管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量检测MCM8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或蛋白活性的试剂在制备诊断疾病的产品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和/或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其中,所述MCM8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或蛋白活性相对于参考水平降低,则诊断为所述疾病;所述参考水平代表来自未患有所述疾病的同年龄段受试者的MCM8的基因表达水平或蛋白表达水平或蛋白活性水平;所述产品包括试剂盒、诊断试剂、检测试剂、基因芯片或蛋白质芯片;所述蛋白活性优选为MCM8蛋白与TRIM21蛋白的结合活性,或,MCM8蛋白与线粒体LC3蛋白的结合活性;更优选地,所述结合活性的检测方式是,当检测MCM8蛋白与TRIM21蛋白的结合活性时,检测MCM8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当检测MCM8蛋白与线粒体LC3蛋白的结合活性时,检测MCM8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LIR motif序列与线粒体LC3蛋白的结合活性;优选地,所述产品是用于执行以下检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酶链反应、微数字聚合酶链反应、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测序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核酸分型芯片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原位杂交、生物质谱法、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单链构象异构多态分析或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分析;优选地,所述产品含有检测MCM8基因和/或对照基因的引物和/或检测探针;和/或还含有样品的处理试剂,包括但不限于样品裂解试剂、样品纯化试剂和/或样品核酸提取试剂;和/或还含有DNA提取试剂、dNTP、DNA聚合酶、双链特异性荧光染料以及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产品的检测样本或受试样本包括来自待测对象的血液、体液、尿液、组织和细胞样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检测对象来自成人或儿童,优选儿童。2.MCM8基因敲除小鼠在制备疾病动物模型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和/或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3.提高MCM8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或蛋白活性的物质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和/或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所述蛋白活性优选为MCM8蛋白与TRIM21蛋白的结合活性,或MCM8蛋白与线粒体LC3蛋白的结合活性;优选地,所述提高MCM8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或蛋白活性的物质选自小分子化药、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多肽或蛋白类药物;更优选地,为含有MCM8表达的启动子或增强子的核酸类药物、至少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MCM8 mRNA的任意截短或全长序列的核酸类药物、至少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MCM8蛋白的任意截短或全长序列的多肽或蛋白药物、编码至少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MCM8蛋白的任意截短或全长序列的多肽或蛋白药物的核酸类药物、能够将MCM8蛋白与线粒体LC3蛋白结合的分子胶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至少包含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MCM8 mRNA的任意截短或全长序列的核酸类药物,还包括把mRNA中的U换成T的DNA序列或它们的互补序列;优选地,药物
所制备的剂型为适用于成年人或儿童的剂型,其中优选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和/或适用于胃肠道给药、经皮给药、眼部给药、鼻部给药、肺部给药的剂型。4.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和/或cGAS

STING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以下a)、b)、c)所述成分中的a)和c)的组合;或,a)和b)和c)的组合:a)提高MCM8的基因表达的药物、提高MCM8的蛋白表达的药物、增加MCM8蛋白与TRIM21蛋白结合的药物、增加细胞核内MCM8泛素化或磷酸化的药物、增加MCM8蛋白与线粒体LC3蛋白结合的药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中,a)选自小分子化药、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多肽或蛋白类药物;更优选地,选自含有MCM8表达的启动子或增强子的核酸类药物、至少包含SEQ ID N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霞林萌陈章华白凡崔隽顾晓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